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7786|回复: 1

[城事早知道] 家长速看!事关安庆校外培训

[复制链接]

0

收听

0

听众

1万

帖子

资深E粉

注册时间
2015-10-15
精华
580
发表于 2023-4-23 09: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长在尊重孩子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如何选择校外培训机构?4月20日,安庆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发出《关于校外教育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建议家长在确需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要做到“一用五看”,保障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一用五看"
一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
为实现校外教育培训信息化全流程监管,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教育部研发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合规的培训机构均在平台注册并接受监管。同时,结合平台开发了官方免费软件“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通过APP查询正规培训机构名单,“掌上”办理报名、付费、选课、消课、退费。据悉,目前全市共有70家合法合规的培训机构在该平台注册。
一看培训资质
培训机构按照培训内容分为学科类和非学科类两种类型。学科类培训机构应同时具有教育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教学、教研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应具有科技、文化旅游或体育等主管部门颁发的设立核准书,并同时具有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营业执照或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教学、教研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或教师资格证书。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设立核准书)和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以及所有教学、教研人员相应证书,均应在机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二看培训行为
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以游学、研学等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通过托管班、自习室等无办学资质的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开展校外有偿补课,线下培训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开展线上培训,均属于违规培训,广大家长应予以抵制并向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三看收费标准
培训机构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均应在机构显著位置公示。校外培训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我市学科类培训收费政府指导价为:10人以下班型为45元/课时·人次,10-35人班型为30元/课时·人次,35人以上班型为15元/课时·人次,每课时时长为45 分钟,实际时长不一致的,可按比例折算。收费标准可上下浮动,上浮不得超过 10%,下浮不限。如有校外培训机构超期超标收费,家长可以拒绝支付并向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四看培训合同
家长在付款前,务必要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仔细阅读合同各项条款,详细了解培训项目、培训要求、培训收退费及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避免可能出现的退费纠纷和风险。家长可采取线下签订合同的形式,也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线上签订。
五看收费路径
培训机构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项管理,各机构均应开设培训收费专用账户,由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家长务必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将所有预收费缴纳至机构收费专用账户,切勿缴纳至机构其他账户或个人账户,缴费成功后切记索要正规发票,有效避免“卷款跑路”“退费难”等问题。培训机构有义务主动公开其收费专用账户的开户银行、户名、账号等各项信息,家长要主动拒绝“私人转账”“私下交易”和培训贷等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40.jpg
hulihutuyouhulihul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163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14-6-30
精华
0
发表于 2023-4-23 10:4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庆卫平英语存在多项违法违规1去年暑假违规给孩子补课,一堂课一百多块,时间竟然从晚上六点半到九点,一周两节课,地点不固定,东躲西藏,2今年节假日依然给孩子在上课,3缴费也不是专用app缴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5-9-14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