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老城旧巷]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根深叶茂思泉涌)

  [复制链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12: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峰二级(318年)古枫香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73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卒子在叙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观众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原安庆市代管的的枞阳县雨坛乡高峰村二级(318年)古枫香树。

     雨坛镇原是安庆市枞阳县西部的一个临湖重要乡镇,位于菜籽湖东岸,史有“鱼米之乡”和“侨乡”的美誉。
     西南一隅隔菜籽湖与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及安庆市宜秀区相望。
     北和义津镇接壤,东南与会宫镇、官埠桥镇为界。高峰村现已经并入其它行政行,已不存。
     到访高峰村见到三百多年的古枫香树,还是六、七年前的事情。几骑摩托车沿着村落间窄窄的水泥道开着,他们几人只顾骑车,对沿线的古建和古树兴趣都不浓。
     唯有卒子拐了个弯,进入一条歪歪斜斜、凹凹凸凸的土路,见到这棵跨越三百多年的枫香古树,在春风里吐着红红的嫩叶,成了这片天空中最惹眼的色彩。
  在原安庆市雨坛镇高峰村,卒子拜访棵有着三百一十多年的国家二级古树,古枫香树。这棵古树,树围约三米余,两高二十多米。卒子用他粗糙的手摸着古树灰褐色纵裂的树皮,春风吹过,满地都是曾经落下的棕色多刺的果子。
  据了解,这棵古树是三百多年前迁徙到此的族裔种植,在此地繁衍数百年,口口相传,祖厝屋后有古枫香树。
    古枫树干形状奇特,肤纹苍润,枝条黝纠,干似廊柱,根似虬龙,树顶云蒸霞蔚。夏日华盖,民居其下,赖荫护庇;秋日红叶,其色苍苍,遍映山涧。
    面对这棵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树,触摸之后有一种人与自然的感应,一份超然的解脱感便会浸漫思绪,照亮心间,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车轮之中。
[size=0.83em]20150718 042.jpg (415.1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51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2: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眉山石缝百年映山红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73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部分,卒子在叙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观众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的大龙山眉山石缝百年映山红树。

    就连石头缝里也有一番天地,见过石颖中长出苔藓、蕨类、多肉、小草,有见过长出如同成人手臂粗的映山红树吗?在安庆市宜秀区大桥办眉山村,卒子近日就见到一棵长在石缝间的映山红树。
     安庆市宜秀区大桥办眉山村位于长江中下游,属浅山丘陵地势。在安庆大龙山,一到三、四月份,满山遍野都长尽了映山红花,有些映山红树已经有数百年,今天卒子介绍的这棵百年映山红树树龄也应在百年以上。
    走在安庆地区,无论的山野一到春天开满映山红。安庆临江靠山,山间能够看到一棵棵映山红开满鲜花。
    映山红又称杜鹃花,每年三四月份鲜花盛开,一团团红得似火,鲜艳夺目。
    眉山山间这棵映山红树干粗壮,直径约十公分,树高四、五米的映山红树,据传生长已过百年。
    据了解,安庆大龙山杜鹃花树生长,且有不同种类,花色不同,开花时间也略有差异。
  眉山这棵高大的映山红树鲜花盛开,一团团红得似火,鲜艳夺目。
    低海拔地区的野生杜鹃花主要生长区。大龙山海拔二百米至六百米的山岗山脉上,近千亩野生杜鹃姹紫嫣红,正争相怒放斗艳,形成了美丽的山村景观。
    野生杜鹃花(映山红)带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山间,花树主要分布在山脊或山腰或山背上,几乎无处不在。一片片野生杜鹃花植株高大,长势旺盛,树龄或上百年。
    阳春四月,正值野生杜鹃花盛开时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野生杜鹃花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一层层,红的如火,粉的似霞,像是一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火龙,蜿蜒在一座座山川之间,在阳光下飞舞着。
    据了解,安庆野生杜鹃花是非常非常多的,任何一个县市区有在广泛的分布,由于保护良好,仍保持着原始次生态面貌。
[size=0.83em]28.jpg (410.6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55 秒前 上传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8: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里仁一级五百年古银杏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74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乡的里仁村五百年一级古树。由于到访此地时,天色已晚,拍摄的光线不够,抱歉。

    里仁村是原南冲村与里仁村合并而成,地处岳西县菖蒲镇西北部。是一个山区之间的高山村。里仁村距离镇岳西县政府六十多华里,全村面积近十四平方公里,南交田头乡,北接五河镇,平均海拔650米。
   岳西县菖蒲乡有四棵五百年以上的一级古树,今天卒子介绍的里仁村古银杏树就是其中一棵。
    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植物。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
    银杏每年四月开花,十月成熟,叶子呈扇形,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号称活化石。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里仁村古银杏树,经省林业部门核准为国家一级古名木树,由省政府实施挂牌保护。
    里仁村五百年一级古树所在的里仁村民组海拨六百多米,春天里,满山遍野的映山红很是好看,银杏古树坐落于里仁村路口斜坡上,扎根于石缝中,树旁,一条刚修不久的水泥路贯穿而过。
    里仁村五百年一级古树高约二十多米,胸围达二、三米,冠幅东西达十几平方米,主干之上三个分枝,其中两个直径均一米左右,树龄已五百年以上,枝繁叶茂,姿态优美。一直以来古树都是当地人活动中心,人们常纳凉于树底下,或休息,或嬉玩,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回忆。它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和离去,是当地人心中的神,给他们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里仁村五百年一级古树是棵苍劲挺拔的银杏树,也有他一段不寻常的险象还生的经历。文革期间,全国各地兴起铲除“封建迷信”活动,对于那些流传神话故事的古树进行砍伐,破除迷信,在当地人的极力阻止下,古树得以幸存。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5-22 14: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安清朝禁碑与百年古麻栎树及红军过军桥
——安庆碑记和古树及近代革命系列
第176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原归安庆市代管的贵池县百安百安清朝孙氏禁碑与百年古麻栎树,还有一座简易的石桥。

    在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百安村村委会旁边,有一棵巨大的古树。这棵古树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下面卒子结合多年的走访经验来讲述这棵古树,以及原古树边的一片古坟山。
    初到百安时,一眼见到这棵高大的古树。走近一看,这棵古树有着一百一十多年的树龄。是一棵麻栎树,是种常见的绿色树种。
    据了解,麻栎树生长缓慢,通常种植十多年后才能开花结果。“成年”后树形高大,特别是树冠发达,每到春夏季节,树叶繁茂,非常壮观。古树枝到树干都呈现深褐色,古树已经列为古树名录中,为三级古树。
    据古树周边人士透露,上世纪七十年代,老树曾遭受村民的砍伐,经过努力,才保全棵。 图片

    百安村是皖西深山里的棠溪镇最深处的一个村落。在一个四面环山,呈马蹄形的山坳里,散落着几百户高低无序的人家。初进百安村,是因为近期一次宗族的祭祀。

    与同行的驴友早早就来到百安村。清晨来到这棵麻栎树下,这是一棵三级古树麻栎树。古树仍枝繁叶茂,树冠如伞。

     这棵古树,让百安村多了一份安宁,也使孤寂的山村有了暖意,有了色彩。
     偶尔间,卒子见到路过一块青石石碑。走近一见,原来是一块《奉宪示禁》碑。此碑重约一百多公斤,在卒子与宗族亲友努力下,现将此碑移地妥善保管起来。
    《奉宪示禁》碑,是一块方形清朝石碑,楷书阴刻,碑额题“奉宪示禁”四字,碑文一半部分清晰可辨,另一半由于石磨等原因,已经极不清楚。该碑系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十二月初八由贵池县正堂官府发布的告示而立。
     经过卒子仔细辨析,原来这是一块“特授贵池县正堂加十*级***”为孙氏家族坟山纠纷一事勒碑示禁。立碑时间为清朝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八。
    据碑文所载,贵池县示禁的缘由是:孙以廷民人孙奇珍、孙维……至井然卯契,……确……子孙或*奸而侵害或查……,……莫保以且阴阳受害恭仰……,……愚须知警山阴得保生死……汝下子孙及*民人等知悉……,……子孙或附近人等持强故违……,……县禀报以凭拘*究处各宜……
    这是一块清朝嘉庆年间由贵池县所立禁碑,据卒子个人猜测认为,贵池县正堂接村民的报告,当地其它姓氏村民与孙氏家族的坟山分界发生纠纷,经过贵池县正堂调解,特勒一块关于坟山与周边四界的告示碑。因此,贵池县发布禁令:经过调解,当地的孙氏家族坟山四界已经基本确定,以后再也不要因坟山纠纷报官府了。
    这块禁碑对孙氏家族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百年多以前文史社会进步的见证。这是文史文物,更是家族兴衰的实物。
    据了解,百安村孙氏是三国时期吴国帝孙权儿子孙休次子楚公逃至池州市贵池区的始祖。南北朝以后,唐宋时期,孙氏繁衍了三十多代人丁,势力庞大。这支孙氏一支的后裔多数就集中安葬在半月塘一带。
    这些古墓,最早的为明末清初,多数为清朝早中期,墓碑上多刻有“富春郡”字样,这与历史上孙权富春郡一致。 图片

    孙氏在百安柏岩一带繁衍一千多年,从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其后裔不断外迁。留守本地的为孙氏一支后裔。这支孙氏后裔在清朝不同时期安葬先祖,不断扩张坟山范围,后与周边其它姓氏的田场、林场、坟山或其它土地产生纠纷,后报官至贵池县,由当时的贵池县正堂调解,出具调解意见勒碑示禁。   
   《奉宪示禁》碑以官府告示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百安村发生的一段坟山田地纠纷的历史现象,是反映清朝中期贵池县百安一带地方社会史的一则重要史料。

    此碑随后被毁填埋在地下,近期修建文化公园时,才被发现放置文化公园一角,所幸被卒子发现并向宗族报告,由宗族宗亲集体将此碑移至祖坟妥善安置。
    现百安村文化公园,原是孙氏家族墓,有当时的《奉宪示禁》碑,将所禁之事告知民众广泛知晓,官府告示的传播功能亦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九四九年四月,解放军百万大军,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一千多里的战场上,发起渡江战役。当时,安徽处于重要的地位。解放军抵达长江北岸后,作了大量的渡江作战准备工作。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严阵以待的百万渡江大军兵分三路,投入战场,一场举世瞩目的渡江战役打响了。中路大军二野、三野,到达贵池县百安村,部分军队行至在孙氏坟山边,一条小溪上一座小石桥,大军在此过了二天二夜。
    此桥文革被毁,后重修取名“过军桥”。过军桥原是孙氏后裔在溪流上建起的一座石桥,这座历史上的石桥,也见证了孙氏后裔修路、架桥、修寺、护坟、续谱、建祠等不朽的伟业,此桥后毁、不存。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11: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望虎古樟树与上新屋
——安庆古树祠堂系列
第177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望虎古樟树与上新屋。

     位于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黄铺镇望虎村,有一棵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古樟树,这棵古樟树并不是原生态长在这里,而是因为古树边的一幢老祠堂。
    古樟树位于潜山市(县级市)黄铺镇望虎村的一片平畈之间。
    潜山县的古村落凭借传统的自然风光和夏凉的房屋特色,卒子到访望虎古村落已有十来年时间了!望虎村是未列为传统村落的村、却是安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村,村内有一幢清朝晚期的建筑风格的古祠堂和一棵有着一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樟树。
    这棵古樟树,最早是由陶氏迁入此地兴建了。这棵古老樟树,是一棵经历百年沧桑的古樟树!
    这棵珍贵的古樟树,胸围二米余,高度约十米,冠幅约一百平方米,树龄约一百五十年以上,古树是人类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而古樟树却又是旧时百姓乘凉、风水的宝树。
    陶氏上新屋建于晚清的一座祠堂,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然而历经多年,老房子后经过修缮成为目前的面貌。下图是上新屋门前的一对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方形门墩石。
    陶氏上新屋这座百年老祠堂,坐落在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的黄铺镇,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白墙黑瓦,远远眺望,犹如一幅写意的水墨,一棵高大的古樟树立在屋前,透露出一缕浓重的历史感。
    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古老的村落如老人一样,暮气沉沉。那些弥足珍贵的古宅与古树,这里是黄铺镇望虎村,这个小村如同其他古村一样,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曾经承载着荣耀的过往。
    这个位于上接怀宁、下接太湖、宿松的古村,有着多栋清朝至民国时期的老祠堂,他们分散修建在沿着山坡错落有致地分布。
    在青山绿水怀抱之中,望虎村就像是个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幢重修于民国二十余年期间的古宅有着原始的味道,屋内保留自然风貌,屋内高悬各式匾额。有民国二十三年县区绅商学共送的贺匾“惟吾德馨”寿匾。
    在那些肩扛、人抬、人挑、骡驮……的农耕经济时代,望虎村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生活在这里。他们延用传统的工匠、技艺,小石磨、柱基石,常年累月生活在这片田畈间。
    百年古樟树生长的枝繁叶茂,在老樟树建造了五间三进加厢房的大宅院。
    大宅建起后,陶府上下收到各类送来的贺喜的人流,有民国二十三年亲家韩则安和外甥方应锦、方应钊送来的贺匾“玉树常依”寿匾。
    有民国三十六年程府内兄弟送来的匾额“慈竹贞松”,为陶府程老太君九十岁贺寿的寿匾。
    有民国二十三年陶氏族人送来的贺匾“宜阴长春”,为陶府李老夫人六十三岁贺寿的寿匾。
    有民国二十三年陶氏兄陶享林、陶国柱率子女送来的贺匾“宝婺延厘”,为陶府李老夫人六十三岁贺寿的寿匾。
    有陶氏族人送来的祝贺新屋落成的匾“聚祥积瑞”,为陶府智礼公后裔神堂落成的纪念匾。

  老樟树下神堂是陶氏家族对家乡的最大贡献、最大善事,在这里兴建的祠堂,成为外出经商或从政的官员其诚信敬业、克勤克俭的纪念地。
  岁月如梭,年复一年,老樟树一到初夏傍晚,神堂后人都会在老樟树下纳凉聊天,一只茶几、两把藤椅,老人们会聊到半夜。夜深了,路人绝了,万籁俱寂。家族的老人才会去闩好大门,将祠堂的门锁好。
  大樟树有着一百多年以上的树龄,民国期间陶氏在此重修了祠堂。河畔秋色淡复浓,欣欣益壮老樟容。神堂老宅有正屋三进共十多间厢房,老樟树成为大同医院的守护神了。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15: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冲周家老屋与三百年古樟树
——安庆古宅与古树系列
第177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华冲周家老屋与三百年古樟树。

    华冲周家老屋与三百年古樟树位于太湖县晋熙镇天台村。华冲村是刘羊乡的一个村,现在这个华冲村又并入天台村,天台村原来是一个乡,在大山深处,现在天台乡并成了天台村,华冲村并入天台村,他们都并入了刘羊乡,又并入了晋熙镇。
     远远望去,这棵古树真的很高大,卒子坐骑在树下,如同一棵小芝麻。   
    华冲这棵老樟树,估计岁数在三百年左右,应是二级古树,林业局未上牌保护。

    华冲这棵老樟树,旁边还有一棵柏树,估计岁数与这棵古樟树相当,应是二级古树,林业局未上牌保护。

    太湖县历史上曾名晋熙县,县治一直在该镇,因县名而得名。“晋熙”喻光明兴旺之义。
    晋熙,这块土地,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属地。西汉为皖县与湖陵邑地,后汉省湖陵入皖县。南北朝时,属南豫州晋熙郡;隋开皇初属晋熙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太湖县,唐朝武德八年(625年)复名太湖至今。
    到华冲,是端午节当天,顺着水泥路一直向山里骑行,走到水泥路的尽头,有一棵老樟树,当地百姓说,打他们小的时候,这棵樟树就像现在这样大了,几十年来从未有过变化。
    华冲这棵古樟树,直径约在一米左右。褐色的树皮老枯得断了枝丫。一群鸭子从古树边的小溪游过。

    华冲村,是太湖县进入广袤的深山的第一道关口,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这里曾是大别山一条古道,沿途都是古木,这棵古樟在古道的华冲村附近。

     这棵樟树高二十余米,胸径达到二米多,树龄已经有三百多年,是太湖县的名木古树。虽然已是三百多岁高龄,巨樟却枝繁叶茂,这是一棵移民种植的古树。因为它正在村中,是数百年来百姓来往纳凉的好去处。
     在华冲,两边都是高山,一条叫毛家河的溪流顺冲而下,在一片田畈间,周家老屋是这片区域为数不多的古宅之一。
     从这幢古宅的外形看,很难一下子准确判断是哪个年代,粗糙的毛石基础,被磨得光滑的踏门石。已经风化的青砖,卒子初判这是一幢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
     古宅没有马头墙,也没有高大的山墙。这是一幢较为普通的近代古建筑。青石制作的门框石,打磨得也比较粗糙。
     清朝建起的周家老屋是一幢古民居,地处华冲一片田畈间。周家老屋,沉淀着岁月痕迹,承载着文化印记。刘羊乡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
     周家老屋的大门上,有一对铁门环。从这对铁门环判断,也基本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特征。
     周家老屋始建于什么时间,一时难以判断。从现保留在门楼前的石础造型样式看,具有近现代特征。
    周家老宅门前的青石板上,刻着这个图案,猜测是给小孩子下的什么棋使用的棋盘。
     周家老屋总建筑面积约二三百平方米,该院坐北朝南,前后二进空间,由大门、后堂组成,总进深约二十米。
     整个建筑,都建在很毛糙的石条上,屋内有一天井,解决了排水、采光、通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结合南方地形、气候,空间的处理。老屋古朴大气,简单而又质朴,现早已无人居住。
    周家老屋仅两进,一进门楼兼门厅,二进后厅,两边也设有多间的厢房,现在已经完全坍塌,不存。周家老屋也没有人居住了。显得格外的清冷、没落。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08: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家岭三百年古桂花树
——安庆古树系列
第178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欧家岭三百年古桂花树。

    欧家岭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大关镇麻山村。卒子于二年前到访此处,此地距桐城市区近四十里,东距大关街十六里地。
    欧家岭位于桐(城)、舒(城)边境,四周高山环抱,群峰叠嶂,山道崎岖,人烟稀少,原岭上居民仅两户。
    从麻山水库向北眺望,众山平远,唯有一峰耸峙,即欧家岭。欧家岭为洪涛山支脉。桐城境内,西北群山蜿蜒相连,千峰竞秀,自鲁谼山以西,为龙眠真隐之处所;山之东为洪涛山,是红色之地,东接舒六,腾跃庐无。
    九十年前,在这里发起的欧家岭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安庆地区一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农民武装暴动,也是中共桐城县委领导人民奋起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中共桐城县委为落实安庆中心县委在会宫召开的八县联席会议精神,两次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和制定了武装暴动计划。会议最后决定尽快组织实施欧家岭暴动。
     在欧家岭下脚下,有这样一棵有着三百年树龄的古桂花树,古树是欧家岭的风水树,更是一棵革命树。
     一九二几年,桐城县委领导成员陈雪吾、张顺卿、朱锦铭、陶国器、王靖疆等人在桐城、舒城、庐江三县边区成功地举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暴动,并各自率暴动起义队伍齐聚欧家岭。这些人中有熟悉欧家岭地形的同志,也有不熟悉欧家岭地形的同志,为了革命他们以这棵桂花树为标志,从这个冲到达山岭。
     桐城县委宣布成立“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陈雪吾任主席,刘子丹任副主席,苏维埃政府机关设在住居欧家岭上的陈昌元、陈昌胜两兄弟家。在宣传鼓动下,远近广大贫苦老百姓也纷纷来到欧家岭,参加红军闹革命。
     此后,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纠集桐城、舒城、庐江三县地方武装三千余人,分别从大关、小关、北岗、草鞋店、霸王街五路进攻,扑向欧家岭。其中一路自麻山寨向红军团部所在地龙门寺大里洼发起攻击。红军战士凭山扼守,据险阻击,激战三昼夜,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毙伤敌人数百,但自身也伤亡二百余人。
     由于因敌众我寡,为保存力量,随后皖中红军独立团和桐舒庐边区政府撤出欧家岭。欧家岭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她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鼓舞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斗志,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也为后来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奠定了胜利基础。
     位于欧家岭山脚下的这棵三百年桂花树,为国家二级古树,它芳菲散尽,桂花始开。这棵古树也成为当地百姓信仰的一棵神树。这一处天然屏障,是智者的帷屋。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6-27 15: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浒三百年古柳树与山神社
——安庆古树系列
第179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新浒三百年古柳树与山神社。

     新浒三百年古柳树与山神社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新浒村,这里地势较低、水系发达,浒槽河穿境而过而得名。
     古人类移民到此已经很多年了,新浒位于响肠镇南面。
     新浒村附近有群山,群山之间有古山寨叫神马峰。
     新浒村位于青龙峡谷入口处,因形似天马而得名;青龙峡谷神马峰脚下,谷深景幽,碧潭成,瀑布成群;
     七姑潭,瀑布如帘,水清见底,因其七尼姑不堪受辱投潭而得名。
     数年前,卒子曾介绍过胡氏门楼,卒子于十年前到访此处。
     据了解,胡氏元朝移民到这一带,进山一世祖胡氏在此建有古民居,现仅存中门牌楼。
     据考,此门楼为元朝建筑,建造精美,雕刻细腻,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胡氏门楼前有千年古柳一棵,据查,此树没有千年,为三百多年的古柳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树木。但遗憾的是林业部门未立牌进行保护。
     这棵古柳树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柳树了,今岳西县下浒村古柳树这一片地方还是一片沃野,这里的人们耕种,过着太平日子。在这片沃野的地带,长着一棵大树,树高数丈,树荫遮天蔽日,抬头望不到树尖。为劳累的人们提供了休息、闲聊的场所。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这里一直有一棵古柳树屹立其间。明朝这里还是仅有数户人家的荒茂之地,到了清朝才渐渐多了百姓,渐渐形成了村落。
    这棵古柳参天,遮天蔽日,当地居民认为,古柳树是吉祥之物,于是村民认为“古柳神树”,古代传说中,有桑梓、扶桑、空桑之说。桑与柳一样都是落叶乔木,与梓同用来喻之故乡。
    《山海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扶桑的本意是指大桑是由桑树衍生出来的一种神树,它是沟通人间与天堂之间的一种途径。穷桑,古代地名,因有大片桑林而得名。传说上古人物少昊、殷商的大臣伊尹、春秋时期的孔子都生于空桑。空桑后来也指穷桑。“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食,食之,后天而老。”
     离古柳树不远的地方,古人在山脚挖了一个洞,用石料雕刻了一个小小的山神社。这座小小的山神社具体年代无法考证,从石料风化的程度看,应该是上百年历史。
     岳西县、潜山市、太湖县、宿松县等地,卒子见过很多这些的山神社,是古人祈求太平,祈求保佑的社坛,这个小小的山神社,虽未得到任何机构的文物保护,但它也是安庆地方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09: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凉亭坳红军百年“瞭望枫”树
——安庆近代革命与古树系列
第1805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河图镇凉亭坳红军百年“瞭望枫”树。

     凉亭坳红军百年“瞭望枫”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凉亭坳汪胡氏宗祠东头斜对面,卒子于六年前到访此处。
     凉亭坳红军百年“瞭望枫”树是一棵生长了约五百多年的古枫树,它原是汪胡氏祠堂的风水树。
     凉亭坳红军百年“瞭望枫”树高约三十余米,直径约一米三余,周长约四米余。
     凉亭坳红军百年“瞭望枫”树身躯庞大、遮天蔽日,但它却与几十米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纪念亭辉映成趣,一里一外形成了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它有一个富有红色历史意义的名字,叫做“瞭望枫”!
     这棵古枫树有着一个非常美好的传说,凉亭坳实际是地处高山之上的一处凹地,汪胡氏先祖来到凉亭坳后,发现此地物产丰腴,土地肥沃,决定在此定居。为坚定信心,便栽下了此树。从此,这课枫树便与汪胡氏风雨同舟、相依相伴数百年。如今,这棵枫树同汪胡氏子孙一样枝繁叶茂。
    安庆地区境内有许多饱经风霜、苍劲古拙的大树,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见证着军民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卒子将一一向全国人民介绍。
     据史料记载,1935年2月3日,农历除夕,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在凉亭坳汪胡氏宗祠主持召开会议,传达鄂豫皖省委的指示,分析形势,决定成立鄂豫皖边区新的领导机构,整编部队,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为加强警戒,让哨位放得远,有几名战士登上村头大枫树,严密关注着村外的动向。正当红军召开大会时,凉亭坳的联保主任兼团防头子汪咏潭听说凉亭坳来了红军,为探听虚实,带着团丁,潜至离凉亭坳约五里的牛马寨上察看红军动静。他们看到凉亭坳上红旗飘飘,红军战士来往穿梭,吓得个个瞠目结舌,仓皇鼠窜。
     红二十八军在凉亭坳建立革命根据地,老枫树默默地矗立在村头,为红军战士站岗放哨,保卫他们的安全。为纪念这棵古枫,当地政府专门为其立了碑,铭刻了碑记,并称此树为红军瞭望枫。
     红军撤离根据地时,国民党军进驻凉亭坳,将留下的红军伤员一一杀害,将烈士头颅悬挂于树上,鲜血顺着树干往下流,染红了斑驳的树干。
     一九八二年,原红二十八军特务营营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纪委委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林维先重返凉亭坳,看到这棵老枫树时泪流满面。他深情地抱着大树说:“老枫树啊老枫树,你还记得我吗?今天我又回来了……”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是皖西地区的一支红军部队。一九三三年,由红二十五军第二二一团和特务营为基础组成红二十八军。军长廖荣坤,政治委员王平章。
     随后,红二十八军一部留在皖西,主力转战至鄂东南与红二十五军会合,并进行整编,以集中力量对付国民党军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围剿”。
     红二十八军主力改编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留在皖西的部队和部分游击队组成红二十八军第八十二师。后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部分部队回返皖西,与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会合,重新组建二十八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郭述申,下辖八十二、八十四两个师。
     一九三五年,红二十五军西征后留下的部队与鄂东北独立团又重组红二十八军,未设军长,高敬亭任政治委员。下辖第八十二师和手枪团,坚持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一九三八年初,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4: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堂三级百年青冈栎古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816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响堂三级百年青冈栎古树。

    响堂三级百年青冈栎古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青天村的一条公路边。
    青冈栎,正名为青冈,别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铁椆。为壳斗科、青冈属的常绿乔木。青冈栎为常绿阔叶林重要组成树种,性耐瘠薄,喜钙。木材性质优良,为纺织工业木梭的重要材料。
    青冈栎是壳斗科的常绿乔木,五月开黄绿色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细长下垂。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生于杯状壳斗中,十月成熟。幼树稍耐阴,大树喜光,为中性喜光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幼年生长较慢,五年后生长加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深根性,可防风、防火。
    常绿乔木,高达二十米,胸径可达一米。小枝无毛。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渐尖或短尾状,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疏锯齿,叶背支脉明显,叶面无毛,叶背有整齐平伏白色单毛,老时渐脱落,常有白色鳞秕。
    响堂组,地处大别山北部的山里,是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从西面进入响堂组时,须要从青天乡的青天岭头中穿越而过。
    昔日的响堂险些名不见经传,山里人居住的房子有效石头砌成的,田间地头也是在山腰间开垦出来的梯田,一小块一小块,不成规模。
    响堂组这棵百年以上树龄的青冈栎,树木高达二十来米,树的胸径也有一米左右。这些贵重的树木,是国家三级保护古树。
    青冈栎生长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区,它是一种绿叶乔木。但偶尔树叶会酿成赤色,村民们要是见到树叶变红时,那么两三天内这个地方就会下雨。而在雨后,树叶又会酿成原先的绿色。这也就成了气象树。
    响堂三级百年青冈栎古树生长在路旁,树根潘攀岩石,裸露于土地之外,风雨苍桑,老树苍穹,生机勃发,生命力之旺盛,彰显着生命的建康与茁壮。这里的老人介绍,历经岁月的沧桑,生命之树常青,正如这四季常青的青冈栎古树。
    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县,人们所敬仰的是她红色革命历史。岳西县人爱树护树,有源于初始的朴素情感,也有源于树木自身的敬畏,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
    很多当地百姓都会对百年以上古树烧香供奉,象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古树。出自对古树的敬畏,不少的乡间,人们自发在古树下修建小庙,给古树披红,去古树旁烧香许愿,当古树为慰藉心灵的神象,古树成为精神依托。也正是如此保证了树木在各种灾害中旺盛成长。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棚两棵一级古皂荚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829篇
图、文:过河卒子

(热忱欢迎安庆各类组织、单位、机构、个人对本栏目进行商业赞助)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和反馈,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曾为安庆市代管的石台县八棚两棵一级古皂荚树。

    八棚两棵一级古皂荚树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七都镇八棚村。四年前偶然间的一天,一位老驴友电话后,卒子从安庆市潜山县骑着一辆破摩托车南下过江来到石台县,绕过大半个石台又骑车回潜山,现在想想多半是一时冲动。也正是那次的经历,见到今天卒子介绍的这两棵一级古树,古皂荚树。
    生长在八棚村的这二株树龄在五百年前后的古树,其中一棵树高约十五米,胸围约三百多公分,冠幅约十多平方米,树龄约是五百二十年的古皂荚树。另一棵同样为古皂荚树,只是树龄少了近一百年。
    皂荚树,又名皂角、悬刀等,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古皂荚树老态龙钟,主干中空,粗大的树干脱皮的部分暴露着斑驳的纹理,诉说着沧桑的往事。
    这两棵古树名木,当地人已经把它们当成了神树,在人类原始崇拜习俗中,都经历了树崇拜的漫长历史。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七都镇八棚村的森林植被良好,这里在二三百年前,是一片原始的森林,没有人烟。不像一江之隔的安庆,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
    这样二棵粗大茂盛的大树,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也是非常普通的树木,只是后来有了人类,古树们纷纷被砍伐,再之后,也仅有这二棵古树幸存保留下来。

    这二棵古皂荚树,长势很好,树身上有当地政府挂着的古树标牌,不过显然没有安庆市政府大气,牌子字小得看不清。
    这二棵古树,树干有极为粗糙的皮,枝丫发达,伸向天空。古皂荚树树干粗壮,需要二、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
    有关古皂荚树的历史,当地并没有太多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二棵古树同为明朝某个时期,那时石台县仍被称为石埭。
     明朝时期,石埭人口极少,为滋生人丁,恢复生产,朝廷便从人口稠密的江西向长江两岸大量移民,垦荒生产。
     据了解,石埭由三国吴赤乌中设置(公元245年前后),初为石埭场,因秋浦河上游钓鱼台溪流中有三巨石壅塞,犹如埭堰,锁琏溪、管溪、鸿陵溪三水,舟楫不通,故名石埭。
    古皂荚树无需浇水,也不用施肥,依然生生不息。大片的树荫凉儿,到了秋天,皂荚成熟,纷纷落地,妇女们便会来捡拾保存。
    再用棒槌捣碎后的皂荚,会产生如肥皂一样的泡沫,可以洗衣,也能洗头发,不仅洗得干净,还带着一股皂荚的清香;用皂荚刺熬制的膏药,能拔毒消肿。在贫困年代,皂荚成为村里最低廉、也最有用的洗涤用品和中药材。
    八棚村,或许很久很久以前可能仅有八个棚子屋子,里面住着几户人家。卒子站在皂荚树下,望着苍劲有力的枝条,那位同行的老驴友早已驱车独自离开,或许他对历史、文化、古树早已失去兴趣。
    又有时,安庆现在的人们开始关注那些古树名木,始于这二十多年卒子们不遗余力的宣传着安庆地区以及安庆周边地区的古树及带来美好回忆。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84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
    海会一级古树罗汉松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小池镇海会村,位于太湖县东北十二里的白云山南麓。
    进入海会村,两边有起伏相连的小山夹着一个狭长的田畈,恰如二龙戏月,这田畈就叫月龙畈。此处小山从原人口处一直向上数有十八座,据说那是十八罗汉在打坐。进入山里,四山夹路,两两对峙,人称双狮双象把口。
  海会寺背依白云山。山上松柏森森,阴翳蔽日;山下凉风习习,云缠雾绕。右边的响水崖瀑布如白练悬空,对面的玉带河流水若明珠泻地。
  海会寺内有一株千年罗汉松。树干有三人合抱之围,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枝繁叶茂。枝作龙势,叶呈剑状,黑青色,是一幅活的“铁画”。
  据《舆地纪胜》卷四载:“白云山在太湖县东三十里,有海会寺,其寺至今存焉。”宋朝诗人王之道(宜和六年进士,有《相山集》传世)有《游白云山诲会寺》纪胜: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初疑翠黛扫,颇类清玉琢。飞泉何处来?其势白天落。舂撞吼雷霆,激射纷雪雹。田家承下流,伐石竞耕凿。摇风麦初齐,泛水秋尚弱。恍若桃花源,误入不容却。况有古道场,碧瓦红丹扩。楼台锁烟霞,松杉聚猿鹤。我柬孟夏初,征衫汗如灌。消除爱欲恼,澡洗尘土浊。山神似相留,入夜雨还作。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盘薄。何当赋归来,寄傲酬素约。
    据寺内《永明灯碑》记载:“自唐宋以后灯传不绝,昔日殿角轩昂,神灵赫濯。”海会寺面临玉带河,背靠凤凰峰,右有响水崖,清泉飞瀑,盘旋湍急,喷珠溅玉。其他境幽景奇,自古有狮象交吻、东山古境、西日晚霞、石狮啸吼、孤塔云霄、仙泉飞练、赂岩瀑布、仙人捧杯、玉带拱桥、仙人打坐等十景。佛殿周围峰崎径曲,云绕溪环,百妍干态,真乃灵秀一在成,堪称佛家胜地。清朝慈禧太后赠额“真如自在”。
    传说建寺之初,曾有四位祖师先后驾至,白云守端祖师来时,一朵白云飘然而至;梅仙祖师临时花开洒落,五彩缤纷;灵济祖师来时有青鸟盘旋;杨公祖师拜灵济为师而后成半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内最盛期有和尚三千,道士八百。最早时山门是距佛殿五里之遥的太子山,僧人每晚关山门时不得不骑马来往,因而又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历代以来,或由官府,或由名士,捐款修建,增殿设廊。
    海会寺千年古罗汉松是太湖县珍贵的古树资源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海会寺佛教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当时的白云山海会寺是古树苍藤,遮天蔽日,飞泉瀑布,似雪雹纷飞,狮吼雷鸣。碧瓦红墙被烟霞萦绕,松杉丛中猿鹤相亲,百鸟和鸣,诗人恍如置身桃源胜境,身心为之净化舒畅。这就是宋代白云山海会寺的画卷,宋人尚称之为古寺,那也就是唐代海会寺的旧观了。
  
    海会寺院内有一株生长了一千多年的罗汉松,高约十米,粗约四米,冠幅约一百五十平方米,枝叶繁茂,游者观,无不惊奇。
    此树据传是苻坚请印度佛图澄法师来中国传戒弘法,佛图澄从印度带来树苗,亲手栽于海会寺内。千百年以来,人世间遭多少兵戈战祸,大自然遣多少雷劈电击,然而此树却历尽千年艰险而枝青叶茂,实在令人感叹不已。寺院后有一眼清泉,终年汨汨涌流,甘醇清冽,滋润着古松。
    传说钦此泉水能使人聪明敏捷,故曰“聪明泉”,游人到此都要去钦。海会寺西山下有一池塘,乃唐宋时期众僧的放生池,池中遍植莲藕,随风起舞,婀娜多姿。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7: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胡氏老屋
——安庆古树名木与古宅系列
第184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游记”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的民间实物资料部分,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罗铺胡氏老屋。
  罗铺二级枫香古树与罗铺胡氏老屋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冶溪镇西南面罗铺村,这里古时属于两省三县结合部,距冶溪镇十华里,距太湖县城约一百八十多华里。
  岳西县地域明清时期属于潜山县、太湖县、霍山县、舒城县。绝大部分属潜山、太湖两县。
  据《皖志综述·岳西县》中这样记载:“岳西城关天堂镇,在天堂山间,原属潜山县”。据清朝康熙《安庆府志》:“天堂山在潜山城北一百四十里。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其平可数万步,昔周枢密屯兵于此。”。《安庆府志》载:“太湖县,县治北百里有司空山,唐诗人李白曾避处于此,写有《避地司空山言怀》、《司空山瀑布》等。”
  罗铺村原属后北乡,这一带地域广大,四面高山,人口众多。据《太湖县志》载:“太湖县属安庆府。是大别山纵深处之县邑。白沙巡检司位于司空山与横河峙之间。地名源于白沙河,行政中心在赵家铺岭”,即今天卒子介绍的岳西县冶溪镇罗铺村。
  罗铺村因历史文献详细的记载,明清时期朝廷为了对地处偏远的司空山地区的统治,是依靠“巡检司”来实施的。
关于巡检司的职能,有资料解释:“巡检:朝廷在各州、县的关隘、渡口等要冲之地设巡检司,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事。”
  卒子理解为巡检司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派出所。朝廷难以控制的地方,特设巡检司加强管理。巡检司是一种政府派出机构,有巡检一名,胥吏若干名。巡检是县令的属官,为从九品官;巡检的年薪为三十一两五钱, 养廉银六十两五钱。巡检司在基层社会控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到了清朝晚期,巡检司的职能有所扩大,承担了对基层社会实行乡、里、甲控制和地方防卫的任务;并履行其它社会职能,诸如经理社仓、义仓,兴立乡校、义学等事务。甚至包括“抚恤难民,催收兵谷,收瘗暴骸,清查掳掠,弥补公项,布置边防”等事项。晚清的巡检司相当于基层的乡政府。
  太湖县白沙巡检司公署在白沙河畔的赵家铺街。昔年赵家铺街起自老虎石,下至黄家咀,长约四华里,店铺林立。今天卒子介绍的罗铺胡氏老屋就在这条长长的铺街上。
  罗铺胡氏老屋为清朝时期建筑,建筑面积约为三百平方米左右。为青砖小瓦马头墙建筑,门楼外八字开,其主体建筑均为黄土砖建筑而成,仅外墙和后墙为青砖。
  罗铺胡氏老屋门楼内为主体建筑,石门框上雕刻有三花,高高挑起的马头墙,屋檐下有一排砖雕。
  晚清咸丰时期,太平军入境,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民变四起,大别山区山寨众多,这些山寨成了地方团练与太平军争夺的阵地,因此岳西地区战争频仍。此时白沙巡检司则完全撤除,其职能由司空山团练所取代。
  冶溪镇地处皖鄂交界,背靠“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被称为“小江南”。在罗铺胡氏老屋边有一棵百年以上古树,这棵古树参天、乡音乡土浓郁。远望司空名山,近看百年古树,走一走秀美乡村,感受一下田园风光,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
  罗铺胡氏老屋边的古树为近四百年的古枫树。百年古树背后,有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兴起,罗铺胡氏老屋边的古枫树,是当初胡家老屋建造时种植下来的,如今要几个人才能合围,差点就要被砍掉。后来是因为胡家老屋的屋主人极力反对才免于砍伐,一棵棵百年古树,是一个家族的回忆。
  这棵树树龄均在三百九十年左右的古枫树,树干粗约四米,树高十多米,冠幅二十平方米左右,需几个人才能合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树成荫的冶溪,罗铺胡氏老屋与屋边的古枫树成为这一带百姓夏季乘凉的天堂。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11: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家楼百年草叶榆树与百年枫香树
第185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杨家楼百年草叶榆树与百年枫香树。


  杨家楼百年草叶榆树与百年枫香树一共三棵,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县)龙潭乡杨家楼。
  在安庆地区的山区里,生长着这三棵茂盛的百年古树,一棵是枫香树,树龄在二百多年左右;一棵是草叶榆树,也在二百多年。另一棵是香枫树。
  百年枫香树树高约二十余米,胸径一米余,平均冠幅近三十平米,树冠投影面积近一亩。

  当地年长的老村民进述,百年枫香古树准确树龄为三百五十年左右。

  目前枫香古树枝繁叶茂,且无病虫害。

  这三棵古树,均为百年以上树木,为安庆地区古树名木,其中二棵为枫香古树,一棵为草叶榆树。

  这三棵古树均在一条长长的溪水边,成为一道风景线。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1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鹞落坪一级古银杏树
第186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东冲的一级古银杏树。
  鹞落坪村位于包家乡西南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下辖东冲、鹞落、西冲、仁形、和平、钟形、门岭、先锋、毛湾、和平、罗湾、李湾、中畈、刘畈、黄泥、炉柴、阴边、阳边、虎形、狮形、储湾等村民组。今天卒子介绍的古银杏树就位于东冲组。
  鹞落坪曾是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和皖西特委机关驻地,被誉为“红色鹞落坪”。鹞落坪村境内山高林密,层峦叠障,山脉纵横,属大别山主峰分水岭主段,千米以上山峰三十多座,最高峰为南部的多枝尖,海拔1721.2米。村内有黄山松林、珍珠黄杨林、多枝杜鹃林等森林资源。
  古银杏树就位于红军二十八军旧址一侧不远的山岗土坡上,这棵老银杏树,枝繁叶茂,有大于二百年树龄。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东冲组。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率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根据省委长征前留下的指示信,1935年2月,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在岳西县凉亭坳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大别山区的武装斗争。
  1935年6月,中共皖西特委迁驻鹞落坪。不久,高敬亭率领红二十八军在转战途中进入鹞落坪,在此建立游击根据地。鹞落坪逐渐成为红二十八军领导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大本营和中心游击根据地。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鄂豫皖地区是保存革命力量最多的游击区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7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精神,红二十八军和国民党军政当局在岳西县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
  1937年8月,高敬亭率领红二十八军撤离鹞落坪,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成为坚持大江南北敌后抗日的重要武装。
  2006年,鹞落坪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典景区之一,是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连同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一起受到保护的,当然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古银杏树,这棵古树也见证了革命的历史,安庆地区的红色革命历史。
  二百多年的古银杏其实很常见,在安庆地区有着数百棵以上。而像鹞落坪这样与革命历史相关的古树就不多见了,此前卒子曾介绍红军枫、红军樟等等,都是安庆地区引以为傲、充满革命色彩的神树。
  这棵古银杏大于二百年树龄的老银杏树。此年龄期的银杏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为缓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古名曰“古银杏”。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6: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山进士下马石与百年枫香树
第187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小龙山许氏进士下马石与百年枫香树。
  许氏进士下马石与百年枫香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小龙山村,这个背靠菜子湖口,背靠小龙山镜子石和猴子石的小村庄,在桐城县志都有其事迹记载,这棵古树与古树下的上马石就源自进士许鲤跃。
  六百多年前,许氏从江西瓦屑坝坐舟顺湖顺江来到安庆府桐城邑,这个靠山又靠水的田畈间,许氏在此耕耘数百年,终于在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培育出安庆名人清朝乾隆年间的许鲤跃,也就有了“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之美誉。
  许鲤跃,字春池,今属于安徽安庆宜秀区罗岭镇小龙山村,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选任镇江教授。尝从姚鼐游,文宗方苞,亦近魏禧。著有《五经一得》、《雨窗夜话》、《纪年诗集》等。
  许鲤跃的科举中榜,无疑给这个依山畔水的小村庄带来无尽的欢快。
  据了解,整个清朝时期,仅安庆桐城一县,就出进士137人,许鲤跃是其中一位。
  经查阅《安徽通志》、清朝道光《续修桐城县志》等文献资料,许鲤跃在清朝乾隆六十年恩科中一甲第三名,排名四十九位。
  不知道是先有“鲤跃龙门”,还是许氏希望家族中有“鲤跃龙门”人才,才取名许鲤跃,结果真灵验了。那年,许氏在新修建的许氏宗祠半圆塘边种下了这棵枫树。
  这棵受到安庆地方政府保护的三级古树枫树,据推算应是在清朝年间种下,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
  可惜,当年经过修建的许氏宗祠,如今已经早已毁损,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当年这幢清朝修建祠堂规格很大,有五开间,这座五开间祠堂,门前有一个约一千平方米的半圆形池塘,这棵枫香树就在池塘边。
  在枫香树下,有一块当地产的麻石,据老人说,这是下马石是当年进士许鲤跃命人雕刻,当年这棵枫香树是池塘边的,还有一棵在离百米外的村头,同样有一块上马石。一九五八年前后,树被砍,上马石也被毁。
  枫香树,常见落叶乔木,高达近二十余米,胸径达八十公分,树皮灰褐色。这棵古树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
  在安庆,枫香树很常见,尤其是百年以上的枫香树。主要原因是枫香树药用价值很高,树脂供药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叶及果实亦入药,有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功效。木材稍坚硬,可制家具及贵重商品的装箱。最关键是作为外来移民,他们以这些古树标志着自己的村落。
  古时,骑马、驴是主要代步的主要工具,清廷规定官员出门,无论文武,均需乘马,以不忘先祖遗风,加之清廷官员有“前引”,“后从”之定例,即主人外出时,奴才和仆从也要骑马,前呼后拥的跟随。
  在安庆各县,均有上、下马石,所用材料不一。许氏下马石高约六十公分,宽约五十公分,厚约四十公分,麻石制地。
  在小龙山村,虽然许氏宗祠没有保存下来,但许氏宗祠的下马石还基本完好无损。这是当年皇钦恩赐给进士许鲤跃的,他是安庆府清朝的著名进士之一。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2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段山二级古树百年黄连木
第188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段山二级古树百年黄连木。


  走在正在平整的段山村一片空地工地上,有一棵高大的古树高高耸立在一个土墩上,要知道为保护这棵古树,经开区管委会还是费了很大的心思的。

  位于经开区老峰镇西北部的段山村,成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段山村处于东部新城区范围内,在近年来的棚户区改建项目中全面拆迁,土地已全部征收。如果没有经开区管委会坚定的保护意识,在寸土寸金的土地财政中,这棵古树早已不存。

  安庆经开区老峰镇段山村境内的路边上,矗立着一棵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参天古树。数百年来,虽然数度历经战火硝烟和自然灾害,这棵古树依然顽强地挺立着,深深扎根地下,虬枝婆娑,丫杈环绕,枝干苍劲,飞鸟翔集。

  在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然而,今年这棵历史悠久、数次渡劫的古树正面临着一场“生存危机”。今年秋季以来,旱灾严重,这棵古树差点失水而枯,幸有经开区管委会有关部门经过协调,请专人浇水,古树复活起来。

  据卒子实地考察,这棵古树“胸径约半米,高约十米余,为名贵树种——黄连木,树龄大约在一百五十五年以上。”

  据了解,古树黄连木枝杈多,外形较大,材质坚硬,黄连木是漆树科黄连木属,为落叶乔木。枝叶繁茂秀丽,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变深红或橙红,其红色的雌花序也极美观。

  黄连木树体生长慢,寿命长。材质优良,耐腐性强,是名贵的雕刻、装饰及家具用材。抬头望一眼古黄连木葱郁深绿的枝叶,再看地面大片黄土显得格外刺眼。远处一台正在作业的挖土机还在平整着经开区土地。

  古树孤独挺立在一片工地上,远远地看到,一片空旷中一棵形如凤凰展翅的树木风中挺立。这株古树约有三层楼高,站在古树前,大片黄土裸露着,唯有这一株古黄连木孤零零地倚在一个斜坡上。

  黄连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据了解,黄连木生长较慢,寿命一般在三百年左右,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棵黄连木矗立在此至少已有二百年历史。

  虽现已无法考查这棵古黄连木是当年祖先所种,却能够见证段山村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有关部门已经保护这棵古树。安庆市人民政府对这棵树挂牌,实行国家二级保护。

  古树能够得到保护,应该感谢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对国家古树保护的意识。这棵古树也是安庆市区为数极少的黄连木,这株古树历经沧桑的故事。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30

听众

577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8: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尤林二级古树百年银杏树
第188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感谢网友的浏览!《卒子走遍安庆》所有文章作为安庆市旅游指南和地方文史资料民间部分,在搜集与整理“卒子游记”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的描述,感谢大家的指正。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与安庆市尤林二级古树百年银杏树。
  位于安庆市经开区菱北办尤林社居有一棵“百年银杏树”。

  这棵位于路中间的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深深吸引了卒子,走近一看,却万分惊讶。

  卒子只见这棵的银杏树郁郁葱葱,满目绿色,在尤林村过去的老屋基路里,有这样一棵百年银杏树,是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

  走在这条街路上可以看到,银杏树上挂着牌子,写明树的年份等信息。树木标着这棵树已经一百二十余年了,可是这棵百年的银杏树的树干,则细了很多。

  安庆地区的银杏有几种即佛手银杏、马铃银杏。这棵百年银杏树比较瘦弱,多年前曾裂开,现在已经人工使用水泥封起来。但是这棵树免疫力差一些的,属于营养不良。

  在中国的名山大川、古刹寺庵,多有有历尽沧桑、高大挺拔的古银杏树。从自然条件来说,安庆市内的这棵银杏的生长还算不错。

  银杏树是著名的长寿树种,生命力强,叶形奇特,气势雄伟,树干虬曲、葱郁庄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安庆,自然少不了银杏树的点缀。此前,卒子已经向网友们介绍过很多安庆地区的古树名木。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在安庆地区也算是常见的树,银杏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这棵银杏古树,推算起来应该是清朝末期种植,经开区有关部门应对此树进行了考证,作为古树名木加以保护!

 (本篇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5-9-12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