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子走遍安庆,今天卒子带大家到安庆市岳西县看一看。
响肠镇位于岳西县东南部,由原无愁、金山、响肠三乡合并而成,与岳西县天堂镇、菖蒲镇、毛尖山乡、中关乡和潜山县水吼镇等五个乡镇接攘,面积64.37平方公里,响肠镇境内风峦起伏,溪水秀美,卒子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古寺,兴禅寺。响肠镇处岳西南大门,古属潜山县后北乡,因境内有皖水支流响肠河而得名。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在响肠这片土地上,沉淀下大量的文化遗存。这里有古老的佛教文化遗址,独特的皖西南古建筑群,还保留着众多的古寨古战场,以及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存。
响肠地处交通要塞,自元、明以降,商贸繁荣,经济兴盛,层峦叠嶂的千里大别山中,曾经蜿蜒着一条特殊的“茶马古道”,它北接六安州,南通安庆府,是南北交通中的一条陆上捷径。它沐浴过晋雨唐风,滋生过风流韵事,走过汉武大帝和侍臣司马迁,走过曹操三十万征吴大军,走过文章宰相王安石,走过风流皇帝乾隆爷,走过刘邓百万大军,也走过无数的挑夫走卒和文人学士。
从现存古街和大量精美的古建筑可见一斑。《潜山县志》记载:“响肠老街,起于元,成于明清——为湖北到安庆古道上一个重要集镇。响肠境内还有兴禅寺,又名华公殿等。
游人进入响肠盆地,便有一座红墙赤瓦的古刹迎面而立,它就是兴禅寺。据寺内碑文记载,本寺原名华公殿,为祭祀三国名医华佗而建。因火烧水毁,几度迁址,现存老殿重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其藏经阁建于2003年。兴禅寺前有农田千亩,白鹭翔集;后有国道宽阔,绵延无尽;左有绿水长流,拱桥如虹;右有竹影婆娑,村坊鸡鸣。
响肠镇内居民的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主,兼信地方神灵。除法云寺供奉有西天诸神,其它寺庙所供神像各有不同,且庙以神名。兴禅寺内供有华佗神像,独山罗兴口有高公庙,刘冲口有龙王庙,金山有江奶奶庙,下浒有五猖大神庙,无愁有汪公大帝庙,秦河还有一个娘娘崖,娘娘崖内供奉了仙女坐像。各处庙宇均是常年香火不断。
从以上众多寺庙所供神祗可以看出,他们生前或者行医救人,或者乐善好施,或者行侠仗义,或者勤政爱民。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受到人民永远纪念,衷心崇拜,才会精神不朽,万古流芳。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了”,一座寺庙便是一处风景。工作学习之余,到这些寺庙中游览观光,即可感受宗教的文化,也可享受生活的宁静,还能阅读悠久的文明,体会古代圣贤崇高飘逸的精神。
—完—
2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