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写历史都是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五千年不是瞎说的,是有历史证据的,其中汉字的出现是中华文明最直接的证据。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距今有 3600余年,比两河流域的钉头字晚了约 2000年。因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西方人认为中华文明史也只是 3600余年,而非传统认知的上下 5000年。
1953年,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了一个陶钵,在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认为,半坡刻符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该遗址距今有 6000—6700多年。 1973年,在南通青墩遗址中,考古学家在许多麋鹿角化石上,发现了众多刻符,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还早 2000多年,是易学起源的初始符号。在距今 5500年以前的史前遗址中,考古专家挖出了很多类似的刻符,以上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发现。至于在距今 5000年左右,类似的发现就更多了,比如骨刻文(数量极多,很像甲骨文的前奏)、山西陶寺朱文、二里头遗址中的夏代水书等。中国学者普遍认为:这一段时间出土的众多刻符,很多已经和甲骨文极为相似了,可以算是文字。
通过考古研究分析,中国文字最早出现在 5000至 6000年前左右,虽然现在我们能看到出土的甲骨文大多是 3600年前左右的文字,但不能说明中国 3600年前就没有甲骨文,因为甲骨文毕竟是有机体,在地下保存时间有极限的,更早年份的甲骨文可能早就化成灰了,能留下来的只是在土陶上或骨化石上的文字和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