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收到的首批CD
本帖最后由 contaxnd 于 2009-3-26 16:35 编辑今天下午收到的首批CD
此次订购正版CD行动中我最为关注的是那批价值400亿的CD,但由于快递公司运送路线的原因到今天早上5点多才到无锡中转站,估计最快下午到芜湖,而到安庆则是明后天的事情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比这批晚订一天的两张CD居然今天下午就收到货了,虽然它们的价格档次不高,而且内心的期待程度也一般,但我仍然迫不及待的打开试听了下,并拍了照作了记录与比较,整体感受还可以,我主要是冲演奏的版本去买的。
1976年的马泽尔显得那么年轻,但他在DECCA传奇系列中录制的这款罗马的节日罗马的松树,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功力。尤其是节日中的第二章和松树中的第三章,早已是我熟悉透了的乐章,我曾将它们作为05年我的个人组曲编集中,命名为“赫拉克勒斯的黄昏”和“高琦的早晨”,当然这样似乎有点标新立异与篡改之嫌疑,不过对它们我的确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受。从最初的NAXOS版本到BMA莱纳的演奏再到小泽征尔的DG版,我反复比较了很久,最终还是有点意外的选择了DECCA传奇系列。在它们之间比较好坏是很难的,只能凭着自己对某些细节处理的喜好来判断了,而最终使我作出决定的居然是松树第三章结尾处的鸟叫声,这个原本从作曲家写出来就一直争议不休的处理。作者的原意是夜间的“真尼可”之松,当然最后用留声机播放的应该是夜莺的鸣叫,而这种鸟的叫声比较特别一般只会在夜间出现,因此对该乐章起到了点题和定性的作用。然而后来各种演奏版本中用的鸟叫声就各有各的特色了,夜莺不再是唯一。而这张DECCA传奇系列中的鸟叫声几乎让我在瞬间作出了决定,那是一种真实空旷具有明显音场的鸟叫声,以至于我误以为是窗外真实的鸟叫。虽然站在音乐的立场去比较这个问题有些荒谬,但不可否认DECCA和马泽尔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很好,至少是迎合了我的审美态势,同时这一乐章在刚开始的时候所烘托出的那种效果氛围也是我完全认可的,单簧管吹出的第一主题与低音提琴在低音区的来回滑动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祥和的画面,而在结尾处单簧管又再次响起那个主题,让我总想到阳光在被晨风轻轻吹动的树叶中闪烁,想到了高琦的那个早晨。总而言之,用音乐再现自然风景与心情变化的手法没有谁比雷斯比基、德彪西和拉威尔做的更好了,看似巧合般的选择实际上的确反应了我对自然的审美心态和标准,从“大海”到“达芙妮克洛埃之日出”再到这个罗马的松树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共同的意象效果决定了在脑海中的最终审美画面。
这张CD如果硬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缺少了“罗马的喷泉”,不过它曾加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金鸡”组曲,我对这个不熟悉也没什么兴趣,“五人团”的东西我向来都不太重视。
另一张CD也是DECCA的一个经典版本,阿什肯那齐的拉钢协全集,其实他的四首钢协我早就听过,也跟李赫特那个DG大荷花版本中的拉二钢协比较过,觉得各有各的特色,很难说哪个更好,毕竟阿什肯那齐还有指挥的能力而小李子没有,一心扑在钢琴事业上了,在此我就不过多的分析这个版本的钢协了,作为第一次听拉钢协的人可以考虑这个物美价廉的DECCA小双张版本。
其实我最大的期待还是那批CD中的马勒第九交,虽然这一个月来我对马九已经比较熟悉,第一、四章的结构在我脑海中明朗化了,但感到还是有许多可以深度挖掘的东西,这也是近百年来人们对马勒一直在研究的东西,就象国内的“红学”研究者样,永远没个完,看来不能用传统的音乐分析逻辑来对待马勒了。
唯美试听http://www.weamea.com/forum/content/bd6c65311d5eb023011d6ec4f60417cf
你不在我空间里看 非要跑到这来......
冒充自己是上等兵是吧? 非常喜欢DECCA的版本,可惜过去不知道,错过了许多购买的机会。 学习了!!/em6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