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父母,自己都不愿意努力,却要求孩子必须努力
天天抱怨孩子不努力,不上进,自己也不拿镜子看看,自己天天干什么,手机不离手,身材走形,把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不努力,你他妈去努力啊,一天到晚就知道逼逼 自己从来不努力,天天怨天怨地怨空气,就不看看自己啥样子 这个吧,实话实说,让孩子努力没问题。毕竟孩子以后要靠自己生活 因为不努力,所以无法指挥无关的人,通常这类人处在被人指挥的状态。。。。能指挥的除了自家孩子还能有谁?
过把瘾而已。。
你应该是个小伙子年轻人吧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父母让你努力也是为了你好他们年龄大了 再努力也难以改变人生了,年轻人未来的路还长,应该努力奋斗改变人生才对。相互理解吧 因为很多事情,人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懂,所以不希望下一代再吃同样的苦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怎么知道父母不努力的! 因为大多数父母的人生并不如愿,于是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zzz3715 发表于 2024-8-27 15:31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怎么知道父母不努力的!
父母亲完全是苦口婆心,反而成了错,这年头 本帖最后由 青蛇郎君 于 2024-8-28 06:39 编辑
我也有孩子了,经常看到其他家长谈论对孩子态度,我对孩子就是快乐童年,没有负担,不上课外班,只上他自己喜欢的一个兴趣班 不是每个人读书都要天赋,动不动就是不开窍,不努力,你他妈以为谁都能考一中的啊,让你去学,还不如你孩子 zzz3715 发表于 2024-8-27 15:31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怎么知道父母不努力的!
有的父母是努力,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但不会努力学习,自己都不愿意干的事情,却觉得孩子一定行,必须行,不行就是懒,糊涂 秋枫如风 发表于 2024-8-27 13:10
因为很多事情,人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懂,所以不希望下一代再吃同样的苦
有的父母对孩子了解多少,孩子需要什么,孩子喜欢什么,孩子优势和劣势,只知道给孩子报培训班,折腾孩子学到晚上11.2点,买学区房,美其名曰,我付出了很多,你孩子平时就看6.70分,去四中或外国语就能考8.90吧 全世界现在对人才定价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就是看他的第一本科学历,讲究的还要看他的高中学校。
因此天下的父母都激励自己的娃,主要就是关注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
过了这个时间段,正常的绝大部分父母都万事不管了,因为一切都定盘了。
如果父母关注、插手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那楼主不该抱怨,没有父母的帮助和干预,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很难如意。
如果已经上大学了,父母还上瘾干涉,支持楼主可以反抗。 凉爽的雨 发表于 2024-8-28 11:04
全世界现在对人才定价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就是看他的第一本科学历,讲究的还要看他的高中学校。
因此天下的 ...
我家孩子,初中升高中是我让选的理科,考上大学,是我让选的专业。
大学毕业了,是我引导的业余爱好。 凉爽的雨 发表于 2024-8-28 11:04
全世界现在对人才定价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就是看他的第一本科学历,讲究的还要看他的高中学校。
因此天下的 ...
你根本没懂我的意思,都知道读书有用,但是人就是读书料,?都是读一中的?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学习,却觉得学习就是简单二个字,努力,学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喝开水会死人的!!! 青蛇郎君 发表于 2024-8-28 12:06
你根本没懂我的意思,都知道读书有用,但是人就是读书料,?都是读一中的?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学习,却觉得 ...
我知道你的意思,有人就是不爱读书,看见书就头痛,因此对父母的干涉很不理解。
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父母的干涉太迟了。
因为都知道读书有用。
那父母就应该从小给孩子洗脑,鼓吹读书的好处,以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只要洗脑洗的好,什么倒反天罡的胡扯都能在孩子的脑子里扎根(什么人有NN个性别,每个父母有钱的孩子都应该变性,马斯克的儿子就在18岁变性了,让马斯克终身悔恨)。
经过正常洗脑的孩子,不会痛恨读书,至少能忍过高中,不能上一中高中,但能上二中高中,不能上211,但是能上一本呀,本地的安庆师范大学也不错。
用张朝阳的话说,人生其实没有意义。
普通安庆人,上个二中、安庆师大,不胡作非为,在中国也能快乐地度过一生,不可能流落街头,更不可能三顿没饭吃,生病没药吃,甚至还能生病做手术,虽然不一定能去三甲医院找主任医师给你做手术。
能这样,就超过全世界80亿人口的80%,算是人生赢家了。 varun 发表于 2024-8-28 15:04
,
额。。。。。
我觉得这个话说的对,也不对。
首先我认为“学习”和“读书”是两个概念,但是世人通常将两者混为一谈。
所以勤学习变成了死读书。
现在的小孩成长之路只剩下靠考试来筛选了。考试通过几十年的探索和总结,也有一套成熟的方法和制式,这和古代科举考试没有什么区别了,只是今天的科举加了数理化语数外等等而已。
今天的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的诀窍就是勤奋,不断的刷题,这种通过大量练习达到的自动化思维过程,类似于肌肉记忆的形成,即通过重复的动作训练,大脑为这些动作建立了专门的回路,使得执行这些动作时不需要持续的意识和能量消耗,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处理信息或解决问题,从而在考试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可以说考试成绩好不好,与这个学生的平时刷题量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刷题式的应试教育也存在双面性,虽然刷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但过度依赖刷题可能导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 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缺乏独立探索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还有这样的人才未来参与社会中,并不会因受教育获得自由和幸福,反而感到困惑和迷茫,这是因为人的个性和创造力被规则和机械式的东西所压制,导致精神的贫瘠和心灵的迷失,整个社会也缺乏动力和创新。 什么天赋 什么不适合读书都是那些读书失败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只要努力 没有什么学不进去的 又懒又诸多借口 然后读书不行了 归结为什么天赋 不适合读书简直可笑 一个物质社会,读书的苦不吃,成年了过上幸福生活的有几个? 深层次原因是存在行业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差异过大,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成为差的那一个。这也反映了我们的社会还不够高度发达,有极大提升空间,我相信未来社会一定会更美好,人人享受幸福没有焦虑的人生。 oicqhubin 发表于 2024-8-28 17:29
一个物质社会,读书的苦不吃,成年了过上幸福生活的有几个?
十年前房屋中介,二十年前卖保健品,三十年前倒爷,还有很多有自己一技之长,那些开书画,音乐,跳舞培训班的,没事出来溜达溜达 就是上个技校,不好好努力,也很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