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的外卖小哥
我乃一个外卖小哥,,时常休息之余看一下新闻,这不看到一个大学女博士生被其能当其父亲的博士生导师骚扰了,我就义愤填膺了,我说你这披着人皮的老大叔油腻不说,还骚气冲天,人家女博士比你女儿还小,你咋下得了手。这年头是不是要防火防盗防败类博士生导师啊!气的我下午都没力气跑外卖了!你们说,这老货应该咋办。 明里教授,暗地禽兽。以暴制暴。 你是闲的蛋疼了吧? 那些包二奶养小蜜的,你咋不说呢?养几个小蜜的,你不是还照样膜拜吗?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4-7-23 13:17你是闲的蛋疼了吧? 那些包二奶养小蜜的,你咋不说呢?养几个小蜜的,你不是还照样膜拜吗?
漫哥,你咋这样呐?我义愤填膺也不对了,还说我闲的蛋疼?包二奶那些毕竟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我为何对此义愤填膺啊?所以你错了,给你一个改过的机会,赶紧去下一单。别说我不给你机会啊!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4-7-23 13:17
你是闲的蛋疼了吧? 那些包二奶养小蜜的,你咋不说呢?养几个小蜜的,你不是还照样膜拜吗?
这个年代不要崇拜任何人,所谓的神,有可能是神棍
aqswjjxs 发表于 2024-7-23 14:11
漫哥,你咋这样呐?我义愤填膺也不对了,还说我闲的蛋疼?包二奶那些毕竟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我为何对此义 ...
;P
1927年的上海的一所高中,学校里有一个湖南乡下上来的沈姓男老师,这个老师既不是大学毕业也没留过洋,真正学历初中都算不上,居然还跑来教书。
学校里有个姓张的女孩子长的好看,这个姓沈就看上人家了,然后开始给人家写情书,而且一写就是四年,一封接着一封。。。
这个女孩子实在受不了,就把一麻袋情书驮着去找校长,这个校长姓胡,笑着打个圆场:沈老师文笔不错,这些情书你就是不当情书看嘛,当个语文范文也是不错的。
这个姓沈的老师叫沈从文、姓张的女生叫张兆和、姓胡的校长叫胡适。。。
差不都同时代,北京有个大学,里面有个姓金的教书先生,他喜欢一个姓林的女老师,偏生这个女老师已经嫁人了,老公姓梁。
这个姓金的就不死心,搬到人家两口子隔壁当邻居,还毫不掩饰对人家的爱慕。
这个姓金的叫金岳霖、姓林的叫林徽因、姓梁的叫梁思成。
老虎今天吃草 发表于 2024-7-23 15:21
1927年的上海的一所高中,学校里有一个湖南乡下上来的沈姓男老师,这个老师既不是大学毕业也没留过洋,真正 ...
虎啊,你文绉绉的说啥啊?意思说这些导师们风流成性,具有历史渊源对吧。 老虎今天吃草 发表于 2024-7-23 15:21
1927年的上海的一所高中,学校里有一个湖南乡下上来的沈姓男老师,这个老师既不是大学毕业也没留过洋,真正 ...
你想说什么?把几个才子佳人和楼主所愤慨的流氓“知识分子”对比?
一群披着羊皮的狼,斯文败类 aqswjjxs 发表于 2024-7-23 18:06
虎啊,你文绉绉的说啥啊?意思说这些导师们风流成性,具有历史渊源对吧。
你这个外卖员水平不咋地。。。。
这种叫兽动不动潜规则人家,靠的是什么?
不是靠自身的才华素质吸引人家,靠的是手里的小权,卡着人家。
这叫无耻,所以遭人痛恨。
能看到的是靠着点小权潜规则人家,那么靠着点小权敲点钱花花有没有?吃拿卡要有没有?
只是没爆出来而已罢了。。。
点你一下,结合上下文,看懂了我的意思没有?
老虎今天吃草 发表于 2024-7-24 11:07
你这个外卖员水平不咋地。。。。
这种叫兽动不动潜规则人家,靠的是什么?
哟西,明白了,虎哥万岁 aq-208 发表于 2024-7-24 06:30
一群披着羊皮的狼,斯文败类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 老虎今天吃草 发表于 2024-7-23 15:21
1927年的上海的一所高中,学校里有一个湖南乡下上来的沈姓男老师,这个老师既不是大学毕业也没留过洋,真正 ...
浅薄的沈从文,硬是走了狗屎运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4-7-24 13:23
浅薄的沈从文,硬是走了狗屎运
你下单没 你也文绉绉的让我等粗笨之人看不懂了!漫哥,文是谁啊?你老表啊?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4-7-24 13:23
浅薄的沈从文,硬是走了狗屎运
在我的青年时代,很喜欢看从文先生的文章,犹记得《从文自传》里面还有一段话,至今依然想起,摘录下来,聊做分享。。。
到后,我便这样决定了:
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儿呢还是更糟糕一点儿。
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
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地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人家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不论世人如何议论先生,想来文章当是没错了,我想我摘录上述章节应该不会被人家怼吧。。。
就我看来,这段话虽然没有豪言壮语,说的好像云淡风轻,读下来却让人有种底气。
先生的弟子汪曾祺,写过一片《跑警报》,记述西南联大在昆明的日子,通篇很散,但是散乱中却让人读出来那种“不在乎”的味道,这种“不在乎”被称为“皮实”。
对于人物的评价,本就是没有一个标准,想来我说出对于从文先生的看法,应当也是被允许的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