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小飞猪 发表于 2024-1-3 16:58:52

安庆这个乡镇藏了25处省文保古民居!很多人没去过…

2023年12月31日上午还未到安庆太湖县汤泉乡龙潭寨古民居行人和车辆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大多是去往龙潭寨古民居的游客汤泉乡有两座古民居建筑群龙潭古寨距今有600余年历史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二十余幢蔡家畈古村始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呈喜堂、祈福堂、维甲堂等大小六百余间古民居组成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独栋的省文保古民居——南冲太史第古民居始建于清朝初期主体房屋面积达1200余平米大小房屋共计25间大小天井8个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现代旅游的推动下两座古民居建筑群在保护中逐渐揭开“面纱”建筑群古风依在村民迎来了新生活
龙潭寨古民居
12月31日中午,从小就住在龙潭寨古民居的胡良成一家刚刚送走一批来自上海的游客。“下了些面条,炒了点小青菜、萝卜干,我们吃啥他们吃啥。”胡良成和妻子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夫妻俩并不是开门做生意,而是游客自己主动询问能否进来吃农家饭菜,是否给钱也都由游客决定。
收拾完碗筷,周边的3位村民来到胡良成家聊天,他们坐在木制火桶内,喝着茶,说着趣事,不时笑出声来。
不久,胡良成站起身,他今天还有一项任务——检查老房子,这是古民居文物管理员胡良胜今早交给他的任务。午后,胡良胜也将挨家挨户开展巡检工作。
“不仅要定期关注老房子是否有损坏,及时传达信息,也要注意用水用电,搞好卫生。”胡良胜来到胡良成家,大大小小的角落都检查了一遍。“最近游客来得多,门口要弄干净些,留个好印象。”胡良胜一边离开一边嘱咐着。
据胡良胜介绍,龙潭寨古民居一共有13个省保单体,除了五福桥和胡氏宗祠这2个公共设施外,其余皆有村民居住。省保虽是重点,但其余老房子也要常态化保护,古民居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居住理念,错落有致,布局、巷道、外形、水系等十分考究。“一个星期两次大巡,每日不间断小巡。”胡良胜说。
龙潭寨古民居坐山望水。近年来,在保护中,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龙潭寨古民居现代旅游景点的打造:在入口处打造仿古牌坊,建设旅游步道,沿途安装古风化路灯。景区古民居群有300间老房子,政府投资2千万元修复完好,并由龙潭寨村村委会利用闲置老宅,打造归园田居、龙潭山舍、溪谷别苑三家民宿……
如今,山水好、古宅美、旅游兴、村民富的古民居保护利用路在龙潭寨古民居铺陈开来,而在不远处,蔡家畈古民居则走上文化振兴路。

蔡家畈古民居
一座赛诗台,记录并传颂着几百年来蔡家畈居民的生活变迁。12月31日13时,在赛诗台旁,今年89岁的胡菊荣切着刚从自家地里采摘的萝卜,“三根萝卜半把米,百年村落一条溪。”胡菊荣分享着自己写的诗歌。
“瓦片又被风吹去,幸有工匠为民修。”正在劈柴的殷国勋说起古民居保护,也拿出自己的一首诗。殷国勋夫妻二人在古民居生活了70余年。如今,他参加了乡里的老年学校,不仅学习书法、诗词,也在不断了解古民居保护的相关知识。
近年来,汤泉乡利用专项补助专项资金,完成蔡家畈古建筑群11处单体建筑和龙潭古建筑13处单体建筑修缮,并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严格控制农民建房,对违法建设坚决予以拆除。
同时,为妥善解决古民居保护与农户建房的矛盾,通过实施异地移民搬迁项目,在建设控制地带外选择合适位置建设农民新村,通过堵疏结合,遏制乱拆乱建现象,规范村民建房行为,使古民居的历史风貌和文保单位得到较好保护。并常态化开展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安全巡查工作,聘请专职文物保护员,负责日常维护。
不仅如此,汤泉乡积极挖掘乡土人才,建立乡土“人才库”,重点挖掘乡村旅游能人、非遗传承人、文化文艺创作能人等,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尊重乡土作品的原创性,将优秀作品整理加工,让旅游标识通过歌舞、视频、绘本、旅游商品等方式传播出去。利用大鼓书、诗歌创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宣传社会新风气、文明新风尚,并将乡土作品、乡土故事与家风家教、乡风文明结合,打造和谐和美的文明乡村。

记者:管炜 文/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庆这个乡镇藏了25处省文保古民居!很多人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