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克强总理应该有过的交集
1965年冬,父亲来省会合肥开会,会议间隙,老人一路寻问,找到我就读的合肥工大的宿舍。那天是周日,我就随着老人最先到访的就是离我们学校最近的何东初老人的家。
何东初先生是我们的宗亲,父亲的老友,时任文史馆馆长,其夫人也是桐城名门闺秀。何东初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安庆沿江可是声名显赫的革命家,因为右手先天残疾,手掌形如鸡爪,人们习惯称他为何爪子。
文革初期,合肥有省政协副主席李云鹤为首的十六位老革命共同签名的反对炮轰李葆华的大字报而轰动省城,这十六老当中就有何东初。
父亲当时也受聘为非专职的省文史馆馆员。我毕竟年青,对他们的所谈内容索然无味,当何东初和父亲往访在一个大院里的李诚先生时,我就告辞回校了。
渐渐地我才知道,李诚先生和家父也是故交,父亲和他曾经先后在桐城大儒(桐城派最后首席代表人物)马通伯家执教。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李诚先生是桐城派的最后典型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国学大师。
更是十来年前,我才从报章获知:李克强总理的父亲李奉三时任省文史馆副馆长,李克强总理幼时曾受教于李诚大师。
读到这些,不由地勾起我的旧时的记忆:
何东老虽然手有残疾,但精于书法,并且是左右开弓。我去拜访时,常常见他在大书桌上,铺纸作书。他有五个闺女,不时地还会拥进一些小孩,他们一边从旁揣摩,一边帮忙磨墨牵纸。
文史馆的宿舍就是一个平房大院,省文联大楼一墙相邻,和解放电影院一路相隔,李诚、李奉三都在一个大院里。
东老夫妇特别喜欢小孩,平房大院,平日里各家大门敞开,孩子们窜来窜去。尤其是后来文革停学,孩子们无所约束。东老家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地。当东老在静静地展纸挥毫时,这一帮孩子也就顿时安静下来,半是好奇半是用心领会。这当中中,有没有李奉三先生的这位聪明好学的公子,后来的一心为民谋利的总理李克强呢?
怎么说,在这群可爱的孩子当中,我认定都少不了了他! 省文史馆与省地方志原来是同一个单位吗? 官媒集体失声,何故?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3-10-30 09:15
省文史馆与省地方志原来是同一个单位吗?
我也没在意这个。想必是的,我记得作为文史馆员,老人不时受命写些回忆文章,我偶然读到的有篇是有关枞阳宏实学校被日寇飞机夷为平地前后的记述。父亲也受命编写了《枞阳县志》。看来先生所言很有道理。
南都首页:好大一棵树!
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我们每人都有来处,自有去处! 李总理千古! 正义公平,初心如磐。
先生千古。 射蛟台下 发表于 2023-10-30 12:48
我也没在意这个。想必是的,我记得作为文史馆员,老人不时受命写些回忆文章,我偶然读到的有篇是有关枞阳 ...
{:face_076:}{:face_076:}{:face_076:}{:face_068:}{:face_068:}{:face_068:}
1814328827 发表于 2023-10-30 10:57
官媒集体失声,何故?
{:face_050:}{:face_050:}{:face_050:}
1814328827 发表于 2023-10-30 10:57
官媒集体失声,何故?
记得上半年还是什么时候,报道那只从美国接回来的大熊猫,各路媒体是开足了马力,铺天盖地地持续宣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