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 发表于 2023-5-2 10:04:38

假日聊聊文学

假日闲暇,有意无意间听到有人朗读茨威格的那篇垂死的女人的小说,又一次引起了我的感动。
毕竟中年人了,我没想到还会再一次有点感动。
学生时代,第一次读到那本书,感动的一夜无眠。
随后差不多20年时间里,每想到一次就感动一次。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很麻木不仁了,也并不怎么觉得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了。

按理说,我们中国是个文化大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可读的书籍应该很多很多。可是真正想找几本比较感伤的书籍来读,却也并不容易。首先这种书出版的就不多。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2 14:32:37

贴近基层百姓的作品越来越少!!!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2 14:34:04

鹅卵石

不起眼
让人轻蔑
好像
没有存在价值

劫难多
逆来顺受
被任意欺凌
磨尽棱角

物竞天择
谁都想生存
唯独它
无声无息

风霜雨雪来摧残
不知躲避
泥沙掩埋时
甘心情愿

点缀人造景观
添彩
泡菜坛里压菜
平凡

与世无争
善于退让
甘做基石
瑕疵也美

雨伞 发表于 2023-5-3 13:54:23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2 14:34
鹅卵石

不起眼


新诗,几乎没有什么成就。加起来可能不超过100首好诗。

大黄鸭 发表于 2023-5-3 17:15:12

这个我最有说服力 作为现在为数不多的文青
中学时代接触 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大学时代接触 路遥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王小波的三部时代,以及梦幻现实主义大作 百年孤独
工作之后接触 安妮宝贝的莲花,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包括同时期李安执导的色、戒
人30之后接触 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解忧杂货店
现在 有空时 还回味一些诗集 比如南唐李煜的诗词 他的虞美人.春华秋月何时了 让人唏嘘不已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3 18:10:46

本帖最后由 孤帆渐远 于 2023-5-3 18:22 编辑

                           
咏唱椿萱
挺拔的椿树柔美的萱草并茂晨兴夜寐建花园
春天播下的种子雨后蹦出嫩芽渐渐有枝丫
小小枝丫荡漾着蓓蕾狂风暴雨袭扰椿树横柯
花园花苗的港湾乍暖还寒萱草送温暖

哀哀椿萱日夜劬劳汗水洒在花苗旁盼望景色满园
岁月啊飞逝椿树累弯了腰萱草越来越枯萎
那一日椿树轰然倒下又一日萱草瘫痪花从旁
它们不忧生命到尽头只想再爱一次膝下的姹紫嫣红

朵朵花儿扼腕痛惜声泪一阵阵风中都是唏嘘句

又是一年春满园不是哀哀椿萱哪有今日兰桂齐芳昊天罔极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3 18:42:4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应当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顶峰,社会刚从文革的荒漠中走出来,文学就像久旱逢甘雨,一切都是欣欣向荣。那时候喜欢的作家有王蒙、冯翼才、梁晓声、张贤亮、刘心武、路遥、贾平凹、铁凝、古话、苏童、余华、史铁生等等,尤其是喜欢陕西的作家,不知道为什么,陕西人写文革时代的小说有切肤之痛。当然那时候最让人感到激情、狂热、理想和浪漫的还是诗人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北岛、顾城、海子、汪国真这四大才子都让人神魂颠倒。

雨伞 发表于 2023-5-3 19:45:00

大黄鸭 发表于 2023-5-3 17:15
这个我最有说服力 作为现在为数不多的文青
中学时代接触 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大学时代 ...

李煜的作品,我是高中时候看的。从那以后就再没看过了。感觉只能适合于青少年时期读。高中的时候读,觉得优美伤感极了。
王小波,我是参加工作之后读的。初读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味。后来就不愿意读了,连重新翻看的愿望都没有。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雨伞 发表于 2023-5-3 19:48:22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3 18:42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应当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顶峰,社会刚从文革的荒漠中走出来,文学就像久旱逢甘雨,一切都是欣 ...

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也没有多少娱乐可言。如今这个年代,已经没什么人能静下心来看书了。
当年最火的诗人就是汪国真,风靡校园。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3 20:27:32

上面两首诗,谁能给予点评下吗?需要向大家学习啊!!!

宜城人2011 发表于 2023-5-3 20:43:17

上世纪80年代的确是中国文坛最灿烂辉煌的一个年代,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汪国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样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也在哪个年代给人留下许多朦胧的遐想。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3 21:17:40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3 20:27
上面两首诗,谁能给予点评下吗?需要向大家学习啊!!!

诗歌不同于一般的散文,散文是文散神不散,而诗歌是思维在飞扬而神却不散。在一首诗中,思维的扩散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旋转思维,即围绕物象的点去排列,用这种思维写出的诗没有突破感。你第一首诗就是延着一个物象去排列展开的,所以整首诗有什么突破感。二是线性思维,即沿着物象的线去延伸,你第二诗就是沿着椿树这个生命的物象的线去延伸,用这种思维写出的诗缺少一点张力感。三是爆发思维,即根据物象的面去组合,去跳跃,用这种思维写出的诗很有时空感,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就有这种时空感。其实海子诗辞藻并不华丽,甚至还很土,但海子就是用发散思维去征服人的,大海是海子在这首诗中的核心意象,但整首诗并没有写大海的形象,却给人一种超时空的感受,这就是诗的魅力。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3 21:50:30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3 21:17
诗歌不同于一般的散文,散文是文散神不散,而诗歌是思维在飞扬而神却不散。在一首诗中,思维的扩散一般有 ...

感谢你的指导,让我获益匪浅!!!我不是诗人,只是偶然涂鸦而已,落笔后有点沾沾自喜,经你这么一说,没想到水平差的狠啊!!!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3 22:07:40

让您见笑了,其实也是瞎评,您比我要强的多,我还不会写呢。曾看到《英雄》电影时,说到了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二种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第三种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我想这三种境界和诗歌创作有相通之处,诗歌的最高境界是文字上不会实写某物的,但诗意里面一定有此物。

雨伞 发表于 2023-5-4 08:58:33

宜城人2011 发表于 2023-5-3 20:43
上世纪80年代的确是中国文坛最灿烂辉煌的一个年代,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汪国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 ...

顾城死亡,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每年,我都会在心里面默念他几次。太可惜了,为了一个女人!
海子,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4 09:42:17

雨伞 发表于 2023-5-4 08:58
顾城死亡,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每年,我都会在心里面默念他几次。太可惜了,为了一个女人!
海 ...

海子怎能可有可无,每年3月26日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的诗歌爱好者来到高河查弯朗诵拜祭,我们只熟悉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其实以梦为马,不负昭华,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诗酒趁年华。可以说海子已经成了“回望80年代”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甚至是被人瞻仰的纪念碑。高河也因此被誉为“诗歌之乡”。安庆文化源远流长,怀宁尤其突出,怀宁有石牌戏曲之乡和高河诗歌之乡两大文化品牌,在全国也少找一个县有两个文化之乡的 ,只是我们安庆人低调,不会炒作。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总有一天,我们安庆会以梦为马 ,昭华天下的。

雨伞 发表于 2023-5-4 10:13:26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4 09:42
海子怎能可有可无,每年3月26日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的诗歌爱好者来到高河查弯朗诵拜祭,我们只熟悉面向大 ...

在我眼里面,他啥都不是。如果非要说是的话,他就是一个负面人物
各花入各眼吧。
其实很简单,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就是:他生前有什么有点名气的女粉吗?

微风拂柳 发表于 2023-5-4 10:50:31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3 21:17
诗歌不同于一般的散文,散文是文散神不散,而诗歌是思维在飞扬而神却不散。在一首诗中,思维的扩散一般有 ...

有才。不管什么话题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只是一般人听来云山雾罩。

微风拂柳 发表于 2023-5-4 15:03:25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4 09:42
海子怎能可有可无,每年3月26日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的诗歌爱好者来到高河查弯朗诵拜祭,我们只熟悉面向大 ...

不负昭华是什么意思?不负韶华。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4 15:21:06

微风拂柳 发表于 2023-5-4 15:03
不负昭华是什么意思?不负韶华。

谢谢指正,错别字,前面网友指出三点水也是,都是拼音打字联想惹的祸,只怪自己粗心和文化不高。

寒涵 发表于 2023-5-4 16:38:09

真正的诗人是不需要文字技巧的,诗是灵魂和文字的契合,首先你得有灵魂,用声音表达出来你就是音乐家,用色彩表达出来你就是画家,用文字表达出来你就是诗人

雨伞 发表于 2023-5-4 16:51:26

寒涵 发表于 2023-5-4 16:38
真正的诗人是不需要文字技巧的,诗是灵魂和文字的契合,首先你得有灵魂,用声音表达出来你就是音乐家,用色 ...

那你说说你心目中都有哪些优秀的诗人……

胡宜虎 发表于 2023-5-4 18:41:00

小说是写人性的,越经典的小说越能将人性描述的更透彻,让你感动让你流泪的就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歌功颂德和风花雪月的小说可能轰动一时,但不会成为经典。
散文是写人心的,一些名家只是随心所欲的写一些体会,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心灵的鸡汤,竟然还成了经典。
诗歌是写人情的,这个人情不是说人情世故,而是七情六欲。诗歌是人类有文字以来最早文艺表达方式,比小说、散文要早的多。远古人类吃饱喝足了,就用文字来唱一段,歌以咏志,这就是最早的诗歌。古代诗歌是用来唱的,诗经是这样,唐诗宋词也是这样。到了近代诗歌才演变成诗是诗歌是歌,诗是越来越清高,歌是越来越低俗,同样是七情六欲的发泄,低俗的发泄更适合大众。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4 22:23:51

以上各位在文学理论上非常有造诣啊!!!值得我学习请教!!!

孤帆渐远 发表于 2023-5-4 22:24:50

以上各位在文学理论上非常有造诣啊!!!值得我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假日聊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