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名安庆运动员全力备战省残运会
在刚刚闭幕的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安庆代表团勇夺48块金牌,展现了我市运动健儿良好的竞技风采。安徽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将于11月16日开幕,我市共有42名残疾人运动员分别参加田径、游泳、羽毛球、盲人门球、聋人篮球、盲人柔道、乒乓球、象棋八个项目的比赛。自11月1日起,运动员们开始进入集训模式,全力克服自身障碍备战残运会,希望能在赛场上展现最好的一面。
心中有光 无惧黑暗
11月7日,在安庆市特教学校的乒乓球训练室里,盲人运动员柯洋和汪俊峰正在训练。他俩目前在特教学校读高一,两人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接触并喜爱上乒乓球。
不同于普通乒乓球竞技是让球跳过球网,盲人乒乓球比赛是让球从网下滚过,靠耳朵辨球路、做动作。只见内置响铃的乒乓球在两人的交锋中快速滚动,“乒乓球讲究速度、精确度、技巧,球不能触网、落地。回球的反应和击球的灵敏度,是我们不断练习和提高的方向。”汪俊峰说,他和柯洋是第一次参加省残运会,“有点紧张但更期待能取得好成绩。”
在盲人门球赛场,一场激烈的比赛正在进行。双方球队各3名球员,在教练的口令提示下有序进行接发球。面对每一个发球,他们都凭借听力快速辨别球向,整个身体在球门前侧卧伸展,双臂高举奋力扑球,为了与队友提高配合度,他们不时用手拍地,提醒各自的站位。
今年21岁的张开慧从2017年开始学习门球,平时每天训练半小时,现在每天集训一个多小时,包括跑步、手臂力量等体能训练。2018年,张开慧首次参加省残运会就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有老队员带队,因此没有多大的压力,尽量做好自己就行了。”今年,她将以老队员的身份再次出征残运会,“要正视对手,同时尽量避免自身失误,希望与队友卫冕成功。”
11月8日,体育中心的田径场上,参加百米跑和铅球、标枪投掷项目的选手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训练。
18岁的李雨杰是特教学校中专二年级学生,他此次报名参加四项比赛,分别是200米、400米、800米和4×100米接力。李雨杰幼时因先天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导致双目失明,但在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下,他在生活中不断适应和学习,并养成了随和乐观的性格。“我认为跑步能提高自己的体能,因为我现在学习的是按摩和推拿,这不光要掌握技术,还需要身体素质好。”谈到自己身边的榜样,李雨杰说:“初中时有一位计算机老师也是双目失明,但他的课上得很好,同学们都爱听,他经常鼓励我,只要肯努力,总会有回报。所以我也希望像他一样,把自己擅长的事做好。”
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与张开慧有类似经历的高月球,因先天性视神经萎缩,12岁时由普通学校转到特教学校,在经历了一段煎熬的过渡期后,高月球喜欢上了可以帮助他走出孤独和失落困境的门球运动。
已参加两届省残运会并和队员斩获金牌的他,作为老队员再次应召出征。“只要学校需要我,我都会回来参加集训和比赛,争取拿金牌。”高月球信心满满地说。
34岁的潘云进这次是第5次出征省残运会。上两届比赛,他在100米、200米和400米田径项目中取得2金1银的佳绩,“今年还是争取3块奖牌,虽然年龄不占优势,但一定会尽力发挥最好的水平。”潘云进笑着说,他从2006年开始接触田径比赛,十几年间参加了多项省市乃至国家级比赛,最好的一次是在2017年省锦标赛上夺得3枚金牌。
潘云进11岁时意外遭到电击导致两个手臂被部分截肢,他当时无法接受身边的一切,在学校同学们面前也非常自卑和失落,是父母一直以来的温暖和鼓励,让他逐渐接受了现状。“我父亲始终把我当正常人看待,不会事无巨细地为我代劳,而是刻意训练我的自理能力。”正是在父母有意识地引导下,潘云进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如今,潘云进在社区从事公益岗位,有稳定的收入,暑期还和队友一块摆摊卖西瓜。“有国家的政策帮扶,有周围人的关心和信任,加上自身的坚持和努力,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潘云进说。
田径场的中间,左臂残疾的郎星和几名运动员正在投掷铅球、铁饼,这是郎星第二次备战省残运会,每天四小时的训练既是耐力的考验,也是技巧的打磨。日常经营水果生意的郎星也像潘云进一样遇到赛事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话语不多的他希望本次比赛能收获好的名次。(全媒体记者 方芳 通讯员 陈卫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