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超40%幼儿园开设托班 构建多层次托育服务体系
近年来,安庆市大力推进0至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逐步完善托育服务政策体系,努力扩大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托育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家庭从中受益。超40%幼儿园开设托班
“宝宝加油!”“妈妈再见!”自9月13日起,在迎江区墨子巷幼儿园滨江分部门口,两岁半的幼儿茉茉和妈妈程璐总会上演这样的温馨一幕,“送孩子上学只要5分钟,我们赶去上班也不会迟到,对于我们这样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开在家门口的托班太‘香’了。”程璐笑着说。
今年秋季开学,墨子巷幼儿园滨江分部正式投入使用,除了为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提供学位外,还配备了两个托班,但托班名额很快被“抢订一空”。
9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茉茉所在的班级,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各个功能区划分清晰、设施设备配套齐全,何鹏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唱儿歌,“托班的幼儿只有两岁多,注意力不能集中,需要用更夸张的表情才能吸引他们。”何鹏从事幼儿教育多年,在上岗前专门接受了一年的托育培训。
吃饭坐得住了、语言表达更清楚了……入托半个月来,程璐欣喜地看到女儿每天都有新进步,家里老人也从阻拦孩子上托班变成打心底支持。“托班不管从硬件配备还是保教水平,都非常好。比如老师会在家长群里公布每周的活动安排表,晨间活动、户外活动内容等都一目了然,孩子自己也很喜欢上幼儿园。”程璐表示。
“墨子巷幼儿园共有8个园部,其中4个园部开设了托班,可提供托位80个,基本能满足周边群众需求。”墨子巷幼儿园园长杨俊梅告诉记者,“如果婴幼儿入托需求持续增长,我们将继续扩班,解决婴幼儿家庭入托难题。”
这是安庆市实施安心托幼行动,全力办好“幼有所育”这一民生大事的一个缩影。今年,该市明确提出“现有园分年新增托班,新建园全面开设托班”工作思路,推出现有幼儿园增设托班年度计划,探索构建以“托幼一体化”为主的托育服务供给模式。
截至9月底,全市已开办和即将开办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共261所,占全市公、民办幼儿园的41.29%,可提供托位数9251个,占总托位数的69.92%,托幼一体化模式提供的托位数明显多于社会力量举办的托育机构。
构建多层次托育服务体系
针对部分家长托育意识淡薄、托育需求多样等问题,安庆市积极构建规范化、多层次的托育服务体系,调动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在望江县雷池乡雷池村,利用闲置用房打造的该县第一家公办民营村级托育点正在紧张施工中,设计施工均按照0至3岁幼儿身心特点实施,总投资25万元,计划10月底前投入使用,将为村里幼儿打造一个温暖之家。
“村里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大多无法得到科学的保育。”雷池乡计生专干计雷明告诉记者,“托育点建好之后,将交由专业人员经营,对其实行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让村里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托育服务。”
在怀宁县人民医院新建妇儿大楼的一楼,一个200平方米的医院托育点也正在抓紧装修。据怀宁县卫健委家庭发展科副科长黄正华介绍,这个托育点既不同于幼儿园办的托班,也不同于专业的托育机构,这是一个仅为患者携带的幼儿提供临时托照护服务的场所。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临时托育点,让这些孩子在大人看病期间有地方可待、有人照顾。”黄正华说,计划在初步运营期间,实行免费或低价开放。
目前,安庆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制定奖补方案,对已备案的3岁以下普惠托育机构给予补贴。比如望江县对于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补助;怀宁县、潜山市、太湖县、望江县、宿松县、迎江区、宜秀区等对完成备案登记的托育机构,每个新增普惠托位一次性补助1000元,对托育机构、幼儿园按实际招收的3岁以下婴幼儿按每个学期每人500元或者每人每月100元进行奖补。
在各部门协同推动和社会力量参与下,这两年,安庆市托育服务进入快速发展期,托位总体数量显著增加。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17.1万人,截至9月底,全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306个,提供的托位数累计达到13231个,每千人常住人口托位数从2020年的0.61个提高到3.17个。
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
“托位分布不均衡,全市还没有一所专门的公办托育机构,单位托育、社区托育基本为空白”“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托育服务专业人才紧缺”……采访中记者发现,安庆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任重道远。
今年4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针对短板弱项,调研组建议,各地应抓主抓重、分类施策,重点解决目前最突出的2至3岁幼儿托育问题,同时加大对所有婴幼儿家庭新生儿膳食营养、生长发育、预防接种、安全防护、疾病防控等指导和服务,让广大婴幼儿家庭感受到关怀。
业内人士认为,理想的托育模型应以幼儿园为主,社区为辅。为此,调研组建议,安庆市应以“托幼一体化”为主要途径,编制全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5年底之前建成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体系。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利用社区、机关的公共服务设施、闲置场所等资源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鼓励大型企业等用人单位单独或联办等方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有条件的向附近居民开放。各类托育机构要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托育服务,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调研组则建议,鼓励市属高校、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专业,培养早期教育、托育服务人才;建立托育服务人员统一培训制度,建立全市托育保教人员培训师资库,每年寒暑假期间分别开展一次专业培训,用两年时间对全市所有保教人员开展一次全面轮训,快速提高全市保教人员专业素质。(安庆新闻网)
就是学费太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