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un 发表于 2022-10-6 09:29:07

老安庆人的早点之精粹!

秋天的清晨,在它刚出炉的一霎那,熟悉的芳香、地道纯朴的口感,非常适宜改口味!
从前安庆大饼油条店铺很多,现在已很少了,还会特地跑许多路去吃,记得小学时班上吃早点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吃大饼包油条,烤炉前每天来买的队排成长龙,最早只用粮票买,然后是3分钱一个饼5分钱一套,现在也是4块一套,毕竟是百吃不厌的传统早点,爱吃还是要吃的

ron73-3 发表于 2022-10-6 11:43:00

当年天天吃,并不觉得好吃,多年之后的今天,回味起来真的还有香味扑鼻的感觉!
前几天偶尔吃了几片北京烤鸭,接着又吃了几粒油炸花生米,突然觉得油炸花生米比北京烤鸭好吃多了,人的口味就是这么奇怪!

陶子70345 发表于 2022-10-6 12:41:50

哪家最好吃

varun 发表于 2022-10-6 13:06:57

这货不好推荐,毕竟是大炉子烤出来的,都有可能吃到炭火煤渣啥的,这是西湖绿洲2期旁出品,整体还尚好滴。看大饼品相可知。

wjj11192226 发表于 2022-10-6 16:14:22

老城区的大饼要好吃点,以前吃过比较好吃的在二郎巷那边的

aqez1 发表于 2022-10-6 21:44:05

司下坡有一家,康熙河菜市场有一家。这两家堪称一流大病油条。康熙河那家的饼子更齐整。味道都非常好。

胡宜虎 发表于 2022-10-7 15:02:51

安庆传统油条制作过程种要加明矾,明矾是一种膨松剂,可以让油条比较彭松,而且口感会更加好,吃起来有香脆的口感,所以老式油条吃起来脆香,咬起来也有劲头。
但是明矾是含铝的化合物,长期吃含明矾油条后可能导致体内铝过量,主要危害是可能导致大脑神经毒性,影响智力发育,严重者出现老年痴呆症等。安庆市区近年来加大了明矾添加剂油条作坊的处罚力度,传统口味的油条在逐渐消失,新的添加剂油条口感又不好,所以这种三十年前安庆街头最常见的早点小吃也在逐步退出市场。


雨笠蓑衣 发表于 2022-10-7 15:10:47

胡宜虎 发表于 2022-10-7 15:02
安庆传统油条制作过程种要加明矾,明矾是一种膨松剂,可以让油条比较彭松,而且口感会更加好,吃起来有香脆 ...

是的,老人家还是少吃为好。

varun 发表于 2022-10-7 15:19:23

油条全国各地都有的,所以有”豆浆油条”的歌,比如在其它城市门店很多的永和豆浆就有油条,每根5~7元,老乡鸡早餐中也有。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2-10-7 20:14:56

1987年,烧饼对于我来说,基本上是可望不可及的食物。一年吃不上几次!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2-10-7 20:15:25

ron73-3 发表于 2022-10-6 11:43
当年天天吃,并不觉得好吃,多年之后的今天,回味起来真的还有香味扑鼻的感觉!
前几天偶尔吃了几片北京烤 ...

你说的当年天天吃?是哪一年的事情?

对月放狂歌 发表于 2022-10-8 10:38:35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2-10-7 20:14
1987年,烧饼对于我来说,基本上是可望不可及的食物。一年吃不上几次!

87年我也在上小学~如果没有记错~一套大饼子是一毛钱吧~
基本上是学生中最普遍的早点~特别是谁家的辣椒酱特别好吃~那生意就更好了~
在城市里大饼包油条应该是普遍食物~可能同期的农村还比较难吃到~

fuller 发表于 2022-10-8 11:15:04

七中菜市场门口有一家还不错

妙妙8238 发表于 2022-10-8 18:28:59

夏天打饼子和面一身汗,边和面边抹汗http://app.aqlife.com/public/emotion/face_009.png
油条里头加明矾,

xujia123 发表于 2022-10-8 18:33:00

大饼油条可是赶时间的那些人吃的
正宗老安庆那得是西门大观楼二楼坐着吃一笼灌汤小笼包 看着江景 倒闭了
可惜早就没了
小时候吃过

或者吴越街吃一碗绿豆圆子+油煎包 马永兴(比大南门干净)倒闭了

还有京沪大楼转角处的甜米酒+肉包+重油烧麦 后来搬到吕八街口 在后来 倒闭了


晚上得是解放路口挑担子的馄饨 配上胡椒粉和榨菜 味道正(现在的老城墙对面路口超市处)不搞了
后来得是116医院门口的胖子炒面 下的挂面过水冷后炒 根根有嚼劲 配上青椒肉丝 那叫一个香 比现在炒面好吃八倍 发财了 不搞了

现在吃的鬼东西都是外地过来杂交的产物

流动的心 发表于 2022-10-10 09:34:02

xujia123 发表于 2022-10-8 18:33
大饼油条可是赶时间的那些人吃的
正宗老安庆那得是西门大观楼二楼坐着吃一笼灌汤小笼包 看着江景 倒闭了
...

牛!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2-10-10 15:02:17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2-10-7 20:14
1987年,烧饼对于我来说,基本上是可望不可及的食物。一年吃不上几次!

不至于吧。都改革开放了,应该谈不上可望不可及。夸张。:lol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2-10-10 15:12:39

80年代,早点可能以大饼油条为主,包括大南门在内的豆腐包子(我不想称之为牛肉包子,南京倒是有实打实的牛肉锅贴)也是有的,肉包子、烧麦.....等,也有,还有油炸糕、糖饼子,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一个大概现在二环路口对面老消防队那块,有个铁棚子搞早点的,鸭血(晃)汤,鲜着不得了,,,,至于什么炒面、牛肉面,我反正小时候没有见到过,如果有店老板说他炒面炒了三十多年,我觉得是瞎掉扯,说什么专心牛肉面三十年,我也觉得是吹牛逼。几十年前,除了大南门回子吃牛肉,一般家里是很少吃牛肉的,那时牛肉很难烧烂,市场上牛肉供应也很少。

小麦兜兜 发表于 2022-10-10 17:45:40

老虎今天吃草 发表于 2022-10-10 16:49
上海这边也有类似的,不过人家吃法跟我们安庆还是有不太一样的地方。烧饼做的不是那么大,大概巴掌大,瓤子 ...

引领上海时尚新潮流

凉爽的雨 发表于 2022-10-10 20:04:30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2-10-10 15:12
80年代,早点可能以大饼油条为主,包括大南门在内的豆腐包子(我不想称之为牛肉包子,南京倒是有实打实的牛 ...

你说的这个,我有同感,小时候根本没有炒面、牛肉面。我家本地人,父母不会做面食、下面条,小时候最讨厌吃家里的面条,煮的糊嗒嗒的。还有就是坐大轮时卖的盖浇面,也难吃。唯一能吃的就是夜宵馄饨摊下的阳春面,刚刚断生的碱水面,面汤加盐和猪油,就这个面我比较喜欢吃。现在安庆有一些馄饨的面皮还是碱面,我能吃出当年阳春面的感觉。

varun 发表于 2022-10-13 08:30:56

精粹之二:油煎包子
    熟悉的色泽、一致的模样,以前馅里能吃到牛肉的,现在一般是豆腐和牛油,口味极佳,城区做这款早点的店不少,但是表里一样好评的确实只有两三家,大南门是最正宗好的,开发区有一家做的也很好如图,只是今天拍的这锅有点老火,放久了有点瘪,在各外卖平台销量很火,一次买六七十个的顾客也常有。这货有一个特点:有时,吃过后嘴里会起小包有点痛。是什么原因呢?欢迎评论区留言http://app.aqlife.com/public/emotion/face_026.png


wty 发表于 2022-10-13 15:49:08

开发区回祥路接近同安路口一家淸真牛肉包子,我认为本地最多牛肉的包子,个头很小一块五一个,九十点钟都在排队。

varun 发表于 2022-11-14 10:35:35

现在每天早上半只本地大面包加一杯伊力温牛奶,一共不到五元。在外面跑一早晨找不到实惠喜欢的早点了。

长夜漫漫 发表于 2022-11-14 11:55:21

好奇怪,非常红火的牛肉粉丝怎么没人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安庆人的早点之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