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浓 发表于 2022-4-21 10:02:14

安庆人大建立“10+4+N”机制 加强对民生实事监督

菜市场“建改转”三年行动,低速三轮车、四轮车规范整治,托幼一体化,社区养老,危险(临水临崖)路段整治,饮水困难地区饮水保障,贫困重度智力残疾人托养……3月14日,安庆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安庆市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安排建议的报告,并作出决定。为加强对十件民生实事的全过程监督,日前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出台“10+4+N”监督方案,切实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取信于民。这是该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监督机制的又一创新举措。
10:即精心组建10个专业监督团队,由安庆市人大常委会10个工作机构牵头,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市人大代表参与,媒体记者跟踪报道,“一对一”监督市十件民生实事。
4:即分为部署安排、实施监督、总结测评、报告通报4个阶段。各监督团队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交流、随机暗访等方式,充分发挥民主实践点“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作用,第一时间汇集群众“金点子”,统筹开展好主题视察、主题代表接待日活动,重点关注实事项目进展、实事质量、资金保障及使用绩效、工作责任落实情况。按照规定,监督情况及满意度测评结果报告市委,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测评结果抄送市政府、印发市人大代表,让人大监督、纪律监督、组织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衔接。
N:即市人大常委会定期听取市十件民生实事工作情况报告,发出审议意见书,并闭环交办督办。各监督组依据总“线路图”,实施详细、具体、务实的监督计划。对未能按时完成或质量不达标的实事项目,将适时采取专题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硬核”监督手段。
安庆市人大常委会民生实事监督团队负责同志表示,在跟踪监督中严格按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工期清单,逐一对照、逐项监督、逐条落实,详细了解实施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持续跟踪问题建议的整改落实,有力促进实事项目完成。
来源:“安徽人大”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庆人大建立“10+4+N”机制 加强对民生实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