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安庆看安庆之 ——我在六安看安庆
作者:全媒体记者 江月 杨一来源:本站原创从全省GDP排名来看,安庆排在六安之前。到六安,看什么?比什么?学什么? 而到了霍山县、舒城县,走进一个个企业、车间、园区,我市党政代表团却一路都在“比”。 自然而然被拿来比的是岳西和霍山。 同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从岳西上高速直达霍山,比较也从高速口的雕像一直延续至车间生产线。 比如,当岳西县获批首批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区,低空产业开始起步之时,扎根霍山40年的应流集团自主研发的直升机就已经亮相珠海航展,并在六安市建设航空产业园,集团年产值近50亿元; 比如,同样是生态优良、水资源丰富,当岳西县招引的运动饮料饮用水等项目刚刚建成投产之时,霍山年产100万吨的剐水早已将产品推向市场、在全国打响品牌; 比如,霍山回音必相较于岳西回音必,从生产规模再到智能化水平都更大、更高;霍山石斛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成为霍山特色支柱产业,而岳西翠兰还缓慢走在规模化、品牌化的路上;霍山本土企业迎驾、应流已经A股上市,而岳西…… 被拿来比的还有桐城和舒城。 合肥向南,共同打着“融入合肥都市圈”口号,舒城的“成绩单”要比桐城“亮眼”。 我们看到,几年前,为借势大合肥,舒城便谋划建设45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主动承接合肥中心城区产业外溢,围绕合肥“芯屏器合”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合肥往南走、舒城是风口”的广告语铺天盖地; 我们看到,总投资135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240亿元的精卓光显已经投产。为合肥联宝作配套的英力股份、胜利精密电子,2021年年产值分别实现11亿元、23亿元……这样的大项目连带着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经在舒城形成集聚态势,只2021年,舒城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就达13个; 我们也看到,同属“圈”内的桐城,有着更好产业基础的桐城,才刚刚以一个大项目的签约实现了对接合肥的“突破”。 从发展数字上来看,2021年1-11月,要“争当大别山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霍山,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4.7%、民间投资增长39.9%,均位于六安市第一位,足见发展势头之强劲;2021年前三季度,舒城县地区生产总值在59个县市中排名21位、位居六安市第一位,离桐城近在咫尺。 再细细思考,看得是企业,比得却是县域。差距是有的。相比于两地,我们的县域差在标杆不够高,从城市建设到招商引资,大手笔、大项目还是少;差在超前意识不够,从产业布局到园区建设,抓到的机遇、抢到的政策、谋划的项目还是少…… “比不上”,那就要“学”!不妄自菲薄,但却要取长补短。 霍山,发挥生态优势,依托本土企业,将“一杯酒”、“一瓶水”、“一棵草”从“草根”推向“顶流”,成为县域经济的“骨架”。 那安庆呢?各地能不能再聚焦,用一些干劲、韧劲和巧劲,也把潜山的“一把刷子”、望江的“一件童装”、怀宁的“一个纸杯”等等,打造成“顶流”,使之成为“一县一品”的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 舒城,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敢于、善于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敢于、善于招引大项目、产业链项目,找到了快速发展的“密码”。 那安庆呢?各个县(市)区在吃透政策、挖掘优势、谋划项目上是不是要再动动脑筋,在“抢”项目、“争”空间上是不是要再发力,在招引50亿元以上大项目上是不是下定决心? 一马当先,不如万马奔腾! 霍山、舒城之行告诉我们,县域强则全市强!当“进百强、上台阶”的目标就在眼前,当县域经济整体不强的现实摆面前,当兄弟县已经找到路子、越走越快,各个县(市)区唯有齐奋起,才能撑起安庆振兴的雄心。 霍山、舒城之行也告诉我们,县域经济大有可为!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发展基础如何、机遇条件如何,只要拉高标杆、找准路径、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坚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激烈区域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的,会是我们。
(全媒体记者 江月 杨一)
责任编辑:杨德龙
以前学习南通,学习海安。现在学习六安,几年前安庆还是优于六安。安庆需要居安思危。在安徽省的地位下降的厉害。 风向不变,上的还是投机取巧之辈。 带头的不行说啥也没用,说实话安庆在余手上开始才加快的 跟六安学个屁,六安全省倒数3,什么时候六安超过安庆在说,你六安在发展,我安庆同样在加快发展,而且,发展的质量要比你们好! 人间烟火 发表于 2022-01-09 19:59
以前学习南通,学习海安。现在学习六安,几年前安庆还是优于六安。安庆需要居安思危。在安徽省的地位下降的厉害。
今年突破了3000亿大关,应该更接近于第4位 我安庆有大石化甩北上广十八条街 我学习马云多少年了。 安庆有全国十强化工园,省内谁与争锋?安庆有全国文明遐迩的安庆石化,无与伦比啊! 地方经济还是看带头人, 别真瞧不起石化,安庆石化4300+人,年产值500亿,安徽省最大的中央直属生产企业、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基地 大涵涵小涵涵 发表于 2022-1-9 21:57
带头的不行说啥也没用,说实话安庆在余手上开始才加快的
加快了啥?加快了去枞阳? 这么些年了,我只服赵树丛,格局,眼光样样一流! 关键是滨湖新大楼里那一帮人对安庆的重视程度。赵树丛很务实也很有远见,可惜只在安庆干了一届一把手,滨湖大楼里有人对他也是……那年黄梅戏艺术节,在读出席的领导者名单时,有意无意把他名字遗漏,后来才补念,那个念名单的人对安庆一贯是D看一眼的。这些都是传说,都退了,不说也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