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28 21:44:50

这条街上的‘民众剧场’使许多老安庆铭记。后来被百货站置换,观众席和舞台改成了人民商场,但原来的入场口依然保存,被改成了小门面,换了一个个名字。

寒涵 发表于 2021-12-28 21:56:21

感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珍贵照片。看了这些照片越发觉得要保护建设好人民路、吴越街,整个路都有文物价值,人民路曾经是安徽第一路,现在这样子说不过去

寒涵 发表于 2021-12-28 22:07:26

吴越街的那个僵尸卡车停了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半年,第一张是夏季就停在那里,后一张人们都穿了棉衣还停在那

1307405 发表于 2021-12-28 22:12:13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28 21:37
街南端东侧的新长征鞋帽商店,往前去就是‘一巷香’然后就是‘土产陶瓷’商店。西侧邮政往前就是‘钟表照材 ...

按照片的年代,应该称呼为--五交化采购供应站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29 08:42:03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7 21:04
里提醒的很对,很像是吴越街,如今吴越街没有一栋老建筑了,右边的民众剧院我看来不少场戏。

这位先生方老可能认识,唐大笠,本名唐象贤,书斋名:垄上堂。他就站在吴越街马永兴二楼阳台上。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11:02:20

那时大笠先生好年轻,不说我真认不出来,可惜他已经仙逝快20年了吧。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11:05:55

民众剧院的大门现在是“傣妹”的门头,有许多美好的回忆,一晃60多年过去了。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11:14:51

马永兴点旁边原来缩进去一点,有个铁栅子门,据记载安庆沦陷时那里是鬼子宪兵队,安庆头号汉奸雷光佐也在那里。80年代,何其哲副市长在那后面建了老年公寓,如今那后面还有老年公寓,但缩小了,环境太差了。吴越街大菜市北边是大德堂文具店,还有街东边中间的新华书店,是我学生时代经常光顾的两处地方。

射蛟台下 发表于 2021-12-29 11:20:54

本帖最后由 射蛟台下 于 2021-12-29 11:25 编辑

嗬,好珍贵的照片!大笠先生作古不少年了,当年是那么年青俊朗。八十年代那令人兴奋的年代里,有幸结识了安庆文化界的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是因为我从事本职工作之余,偶有诗作和译文投稿给《安庆日报》,参加安庆首届楹联竞答。在位于人民路老市委大院内的报社编辑部里,有面聆先生指教之幸。顺便也附和一句:“E网因有你而精彩”!此言不虚。E网因这样难得的精品而为之一振。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29 14:52:26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11:02
那时大笠先生好年轻,不说我真认不出来,可惜他已经仙逝快20年了吧。

大笠先生2010年仙逝。

大湾区 发表于 2021-12-29 15:11:23

偷藏孙中山肝脏大汉奸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29 16:11:29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11:05
民众剧院的大门现在是“傣妹”的门头,有许多美好的回忆,一晃60多年过去了。

对,现在这样。

小辫儿 发表于 2021-12-29 20:57:28

唐大笠[现代]一九三一年生,原名象贤,号江南子。安徽青阳人。擅书法,并画山水、墨梅。《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供稿》。
1931年生于安徽九华山麓,老新闻工作者。书画先后师从懒悟法师和林散之先生。出入懒散,私淑宾虹,祖述新安,仰追宋元,降而明清。尊传统,重笔墨,讲情致,不赶潮流。善诗文,工山水、墨梅。书法入全国首届展览,山水扇面画入我国驻外使馆巡回展和香港中国东部名家扇面展,为“集古斋”收藏。墨梅为周恩来故居收藏。全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和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著作有:《垄上堂散集》《中国书法演义》《百梅诗画》《退思集》,《唐大笠书画选集》。芜湖季汉章曾问林散之,先生弟子众多,将来谁可继承衣钵,林散之回答:“唐子大笠很有可能”。

---百度百科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21:43:46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29 14:52
大笠先生2010年仙逝。

因为都早就退休,不知他具体去世时间,他的诗作特别是画作,在安庆是顶尖的,女公子在安庆最早办语文补习班,不知现在咋样了。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21:52:44

射蛟台下 发表于 2021-12-29 11:20
嗬,好珍贵的照片!大笠先生作古不少年了,当年是那么年青俊朗。八十年代那令人兴奋的年代里,有幸结识了安 ...
安庆作为古城,老照片故事多,我曾经收集过不少老照片,那年电脑换系统,请来的人误删了几乎全部,后来他送给我一张安庆老照片的碟片,可惜不知放哪儿去了。不过肯定的是,我见到的安庆老风景、老建筑更多,它们以及相关故事长留在我的记忆里,如今年轻人不感兴趣。由于我的经历,对高琦、四中、一中50年代初校园内的建筑格局如今绝大部分还记得,想找一位有兴趣的年轻人来,我讲述他画出,也算是个小史料,但是找不到这样的人。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29 22:51:40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21:43
因为都早就退休,不知他具体去世时间,他的诗作特别是画作,在安庆是顶尖的,女公子在安庆最早办语文补习 ...

大笠先生有几位女公子。我知道有一位在马市电视台工作,还有一位随母姓,名‘白玲’,在供销社工作,后调到安庆电视台工作。

逸豫可以亡身 发表于 2021-12-30 09:09:33

时代变迁,历史永存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30 09:54:20

本帖最后由 雨声依旧 于 2021-12-30 09:56 编辑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29 22:51
大笠先生有几位女公子。我知道有一位在马市电视台工作,还有一位随母姓,名‘白玲’,在供销社工作,后调 ...
姚百玲一直在报社,退休后(或临近退休)在工人之家办补习班,还有一位叫什么子的在马鞍山工作。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30 10:24:44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30 09:54
姚百玲一直在报社,退休后(或临近退休)在工人之家办补习班,还有一位叫什么子的在马鞍山工作。



   姚百玲参加工作之初是在郊区供销社(大笠当年在市供销社工作),具体工作地点是十里铺照相馆。后来于八十年代中后期调出了(报社、电视台我记错了)。
在马市的叫唐美子。

秋枫如风 发表于 2021-12-30 10:28:19

老安庆真美!有幸看到这些老照片,感谢!E网有你更精彩!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30 10:42:26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12-29 21:52
安庆作为古城,老照片故事多,我曾经收集过不少老照片,那年电脑换系统,请来的人误删了几乎全部,后来他 ...



老照片遗失,太可惜了。盼望您能找出来,分享给大家欣赏收藏。

这次新发现的一组老照片,大家就是结合已有的老照片对照分析,才基本都确定了它们的‘身份’。

比如,那张老妇和小孩,大家感觉他们衣着整洁,神情怡然,猜测是某大户人家的家眷。后来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对比老照片,认定这是在‘苦儿院’(后来的福利院),这些人物身份的确定就顺理成章了。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30 10:48:11



   这个亭子,应该是大观亭建筑群之一,最东面的亭子。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30 10:50:54



   这个应该是‘东岳庙’大殿的背面。


雨笠蓑衣 发表于 2021-12-30 10:51:48

E网有这几位老先生可谓是E网老宝贝了:lol

旗杆街 发表于 2021-12-30 10:58:23

本帖最后由 旗杆街 于 2021-12-30 11:00 编辑


   这张图应该就是在‘省政府’门口向里面拍的。有网友认出那一对石狮现在就在菱湖公园大门口。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一组八十年前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