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童年,我的童年
(人说,回忆过去,是一种衰老的表现,有些怕怕。但还是觉得,过去的,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是一种财富,是不是也会更珍惜现在......翻起过去,看有没有类似经历、有共鸣的朋友,一起分享)一起散步,再一次听你聊小时候的故事,也勾起我一些小时候的记忆。 七岁的你,舅舅来家里做客,你死抱着舅的大腿不松手,家里还有个两岁的弟弟,于是你妈就同意了舅将她带去在枞阳的外婆家。没坐上车,就在舅的肩上饿了一天,终于走了回去,一碗芝麻糊的香,让你记住这么多年。 因为夭折的哥哥和妹妹,所以外公外婆把她放在手心地宠着。哪个舅妈家有好吃的没给她吃,外婆会上门教训的,所以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就养成了。比男孩子还要野和霸道。最喜欢的是夏天的日子,田地里抓泥鳅,小水沟软糯的泥里,洞眼处,小手一扒,就是大捧的一窝泥鳅,特别地开心。那个时代谁吃泥鳅啊,都是回来剁给鸭子吃了。傍晚,折根小竹子,做袋子的框,然后去钓青蛙,小竹竿上系上线,线尾端扎上棉花,再浸上香油,没有几个青蛙会禁得住诱惑而不愿跳过来的。钓到的青蛙舍不得松口,一提,敞开的袋口一接,再一抖,青蛙就被迫松口,成了囊中之物了。那时钓到的青蛙也大多进了鸭子的肚子中,只是有时会把青蛙的大腿烧着吃或者炖汤喝。她记得小时候体质不好,容易生病,外公就两毛钱一斤的收购青蛙,用青蛙腿炖汤给她喝,那些放牛的娃们,哪里还有心思放牛啊那些鸭子们也因吃得太好,一天生两个蛋也是常事,河边的小池塘洗衣服,时不时会捡个鸭蛋,于是外婆长了个心眼,早上鸡先出笼,鸭子一个个摸屁股,没生蛋的全被留下来。 小时候钓青蛙的印象太深刻,后来生孩子刚满月,闷坏了的她,就提着桶,像小时候的田间地头,一个人去钓了一大桶的龙虾,开心极了。 她小时候,似乎是没有作业的,不像现在的小孩子,大堆的作业和课外辅导班。在她的记忆中,除了上学,一天到晚都在疯玩,也泼皮无赖,比野小子还野,外公外婆是管不了她的,吃饱喝足不生病就行了。上中学了,一趟路要走一个小时。她记得那时冬天的月亮非常地亮,早上四五点的时间,邻村的几个孩子声音近了,她就出来了。有一个同班的男生总是不远不近地等着她,土路边的小草上铺着一层白霜,呵出的气也是白的,月亮格外地清冷和明亮。如果没有月亮的早上,男生会手持一个火把,不远不近地走在前边。虽然是同班,但是没有说过话。 后来初三的时候,学校要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住宿。简易的竹床,一床被子,一半垫一半盖,也是在那时,她开始了冻手冻脚,每年的冬天,特别容易冻。现在想那时太傻,连稻草都不知道垫,就在竹子做的小床上受冻,早上喝点稀得见底的稀饭。记得那时,有位老师曾为同学们抗议过。 再后来去镇上上了高中,坐带斗篷的三轮车,因为路太颠簸,车翻倒过,才买了自行车,而且先后买了好几辆,其中包括挺漂亮的26凤凰自行车,因为被人家偷了。舅舅在高中当老师,处处照应着,那时的外公是水利部门的干部,家里的条件算是很好的。所以高中的记忆很好。虽然学校住着几十个人的大通铺,那时的条件普遍艰苦,同学们大多都是周末从家里带两瓶咸菜,甚至长霉了,还会就着咸菜吃饭。她外公每次都会把肉丢在老卤里,浸泡后再加上酱干炒成酱给她带到学校吃。如果哪个礼拜天不回家,外公想方设法会让别人把那两瓶肉酱带到学校,那是一周的菜啊。 小时候觉得样样都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衣服和鞋子不够穿。衣服和鞋子都是母亲送来的。每次送来,她都会让人惊艳。非常漂亮的衣服和鞋,记得有次还送了套白色西装外套,漂亮极了,外婆却愁坏了,怎么洗得干净哦。那时的孩子都是小的捡大的衣服,她的衣服都是母亲送的,所以每天都是穿着那几件衣服,鞋子也是。记得初中的时候,她在别人艳羡的眼光中,早早地穿上一双带跟的皮鞋,脚在长,鞋子却不换,后来脚也被坚硬的皮鞋磨出来老毛病。 直到后来上技校,上电大,她才回到母亲身边。和她说东家西家的事情,慢慢地教导她为人处事。那个野小子快乐无忧的童年终于远离。说起童年的她,每次都会眉飞色舞。儿子也无比羡慕她那没有作业的童年,那大捧的泥鳅,钓青蛙,满山野的快乐! 你说,时光如果能倒流,让她选择,她会留在父母身边长大,而不是疯大的。…………我的童年 后续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很久没有提起,本以为自己早已忘了。那些尘封的平淡无奇而又默默无闻的童年。 我的童年没有她那般自由自在,也曾钓过青蛙,但大的青蛙是卖钱用的,小青蛙是给父母捕鱼用的。也没有她那般求学环境的艰苦。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记得很小的时候曾在土屋的门缝里钻进钻出过,再大些,早上要扫那满堂屋的鸡粪地,是最不喜欢的事。所以过年时把鸡鸭关在栅里,初一早上就不用扫地了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除夕夜,忙碌的母亲熬夜熬得再晚也会把新鞋做出来,厨房的灶子上炖着初一早上吃的汤,还煮着元宝。所以小时候最大的快乐是春节,枕边还放着裁缝做的难得的新衣服,进入梦乡。 上初一时,常坐哥哥的自行车上学,记得那时候的雾常常很大,那时的我曾写过一篇“雾中情”的作文,感觉是有真情实感的,要不那时的作文是真的靠背作文选才能得高分的。后来自己有了自行车,和几个同学一道骑车上学放学,有时路上还会讨论学习上的事儿,天气好时能把车子飙的飞快,天气不好时,举步维艰。记得有一次上坡,可能是手冻僵了,竟然双手放了车把手,狠狠地摔了一跤。继续在寒风中推车前行。村口的泥巴路太泥泞,常把自行车放在路边的人家家里,那家的女主人和善的笑脸到现在似乎还记得。当然也有不情愿的人家。那只有把自行车扛在肩上,驮回家,第二天一早再扛出来。挺累的。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哥哥从邻村调到我们小学,当了我两年的老师。那时的师范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缺少见识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很满足,确实,当时15岁的哥哥是当时中学考取的两名学生之一,值得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 上了师范的哥哥给了我小时候带来很多不一样的快乐。夏天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凉床上,小凳子上,听哥哥吹口琴,拉二胡,唱“月亮 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那时哥哥房间的土墙上贴着“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的诗词,哥哥自己毛笔写的竖版,似乎还镶着边。那时七八岁的我还不懂其中的意思。那时,土屋的门口晒场,有很多的快乐,很多人可以在一起疯,记得常有半大的孩子们跑过来打羽毛球,淘汰赛,我总是那个上场没两下就被淘汰的人。记得羽毛球拍子坏了,哥哥会用从学校带回的球拍线,自己很仔细地穿,拉,和缝补…… 中考那年,班上全军覆没,在哥哥的坚持下,母亲同意我复读一年,第二年以学校最高分上了中专,反正不愿回乡村,所以不填师范,而选择了现在并不认可的专业。那时家里仍很穷。学校食堂的菜太贵,于是常在校门口买两毛钱的辣椒海带丝,豆腐之类的便宜一点的菜。那时,在上海打工的姐姐还曾在信封里夹过二十元钱给我,还曾给我买过一件我认为中专三年最漂亮的白色花领衬衫。父辈的艰辛和不易,我们都是能体会的。记得哥哥结婚是春节后开学时间不是很长的日子,本商量好,我去了合肥的学校就不要赶回来了,省点路费。到了那日,我还是坐长途车跑了回来,路上恰好遇上接新娘的婚车,真是高兴,哥哥和爸妈大家看到我,也是非常开心的。 再后来,父亲生病,我毕业找工作和工作,童年,或者说是小时候早已离我们远去了。 很久没有想起那些尘封的往事,以为早已经忘记了。如今想起,那土屋犹在,屋漏淋雨,却也温馨……
有乡土气息,温馨怀旧。 varun 发表于 2021-12-26 14:21
有乡土气息,温馨怀旧。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不同的色彩,只是有人偶尔会想起,有人不再想起。
虽往事不堪回首,但也有曾经的小快乐,值得回味。
写下了,希望自己忘了,或者,留着老的时候,晒着太阳,给自己去回味,嘴角上扬.....
很熟悉的感觉,小时候i也是田间地头、小河里经常乱跑,摸些贝壳之类的东西喂鸭子之类的。
奇怪的是这种环境下竟然没学会游泳。
后来也去了合肥上中专,乘坐大客车还要四五个小时,印象中那时候还没有高速吧,记不太清了。 本帖最后由 胡宜虎 于 2021-12-26 19:18 编辑
一读到这文字,就觉得是五十岁朝上的人了。在中国,在家乡,最近这五十年的变化比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所累计起来的变化还要大千万倍。往事不堪回首,往事并非如烟,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用五十多年的时光,体验着祖祖辈辈们都无法感知的社会之变化和物质之丰富。 Ethan 发表于 2021-12-26 15:29
很熟悉的感觉,小时候i也是田间地头、小河里经常乱跑,摸些贝壳之类的东西喂鸭子之类的。
奇怪的是这种环 ...
很多那个年代乡村长大的孩子共同的记忆吧:handshake
那个时候别说高速了,连火车都没有,或者在建设中吧。记得那时候去合肥的大巴都是四个小时,慢的时候,五个小时都是很正常的...
胡宜虎 发表于 2021-12-26 16:19
一读到这文字,就觉得是五十岁朝上的人了,在中国,在家乡,最近这五十年的变化比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所累计起 ...
没五十:L退休还早着呢...
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的巨变,应该在我们的父辈们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所以那一代很多的人是很辛苦的,也是很知足的,那一代人有很多的故事。我觉得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人已经没有什么故事了...
童年,耳边响起罗大佑的经典歌曲《童年》 aq-208 发表于 2021-12-27 06:26
童年,耳边响起罗大佑的经典歌曲《童年》
曾陪伴童年的歌曲,那轻松的旋律,现在,就可以随口哼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