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松年老先生说党史
本帖最后由 E网小安 于 2021-6-24 14:51 编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从世界历史和各国的经历看,任何政党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但只有中国共产党具有勃发的生机和旺盛的力量领导中国人民闯过重重艰难,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在庆祝之余,也深深思考,一个百年、近一亿党员的政党如何在历史的潮起潮落中始终把握时代的主航道?
想到此,不由得想到31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时,我刚从校园的象牙塔走上安医附院的实习岗位,在一个带着薄雾的清晨,我所管的床位上来了一位老人,带我的主治医师说是你们安庆人,于是我就格外关注了一下,在问病史时得知病人叫陈松年,80岁,恶性肿瘤。听同事们说是陈独秀先生的三子,因为在学生时期政治课上听说过陈独秀这个名字,但概念还是模糊的,只知道是早期中共的创始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其它知之不多。
第二天清早上班,就见陈老先生6点已起床打拳,消瘦的身躯依然洋溢出不屈的斗志。渐渐的,和陈老先生熟了,他叫我小安庆医生,拿着当时少见的水果给我吃,眼神里充满着关爱。那时晚上也没事,我就经常地去病房,和陈老先生聊聊天,和他的女儿陈长璞女士拉拉呱。在准备手术前,陈老先生依旧健谈,说起他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哥哥,怀念起半世纪前的风云。回忆最多的、讲得最多的依然是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哥哥。
他和我说起他小时候,他的两个哥哥见面甚少,在外奔波,为了当时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努力地工作,远赴海外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谈起1927年大哥陈延年遭国民党军警逮捕,在被敌人用尽酷刑后依然钢铁般坚强,宁死不屈。被刽子手以乱刀残忍地将他砍死,年仅29岁。一年后二哥陈乔年被捕,在被多次使用酷刑后,始终咬紧牙关,横眉冷对,坚贞不屈,想起了陈乔年临终的话“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在上海枫林桥畔年仅26岁的陈乔年英勇就义,说到这,他老泪纵横,怀念起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祭拜的场景,和我说他们是最早为革命献身的共产党员。陈老先生说如果有一点私念,他这两个哥哥不会那么早地牺牲。那几天每当说起这些事来,老人家眼睛里满是爱意和辛酸。听了老人家的话,我回去赶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了当时出版的辞海,了解了这一段从未听说的历史,深深地被两位先烈的事迹所感动。
接下来就是惊心动魄的一周,在我的老师王克孝教授率领的团队精心手术后,老人终因营养导致的体质原因多方抢救,还是去世了。看着故去的老人,想着他临终的回忆,我在悼念松年老先生的同时,深深地被他的父兄辈的追求、奋斗所感动,他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不屈不挠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人民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哺育下诞生和成长的,这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和每一位党员都兼具着中华民族精神。总书记在2018年两会上首次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高度凝练与清晰阐发。所谓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告慰故去31年的松年老先生,现在的中国已如陈延年、陈乔年及诸多革命先烈所愿,十里红妆,繁花似锦,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中国也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信念,砥砺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华章。
本网原创作者:宜城医生
“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句话里少了“换来”两字,否则意思就是错了。这句话当时就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就是“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这是正确的。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6-22 20:38
“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句话里少了“换来”两字,否则意思就是错了。这句话当时就有 ...
显而易见。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1-6-22 20:38
“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句话里少了“换来”两字,否则意思就是错了。这句话当时就有 ...
我说了,当时就两个版本,加“换来”二字才是正确的,否则意思就不对。对于烈士当时的话,无现场录音,无法求证,但后人记录一定要让意思表达正确,这是对烈士的尊重。烈士披荆斩棘才换来今天的幸福,我们享受着,但不是享受“披荆斩棘”。
好文笔!佩服佩服 宜城医生原来真的是医生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