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一开口就是三字真言。
中午等红绿灯,听到后面一个大概十多岁的男孩子跟他带着的女孩子聊天,一开口就是,今天太他妈搞笑了,那个XX问我还记不记得XX,我他妈笑了,我他妈哪他妈会记得他妈的XX啊。哈哈哈,他妈的XX是谁我他妈哪知道啊?他妈的他问我干什么哦。我他妈笑死了,哈哈哈哈哈。实在是听不下去回头看了一眼,看到周围的人都侧目看着他俩,有的直摇头,有的翻白眼。男孩子没看到还在说,哈哈哈,我他妈哪知道他妈XX是谁?我他妈笑死了,哈哈哈哈。估计与家庭环境有关,很多父母说惯了嘴,孩子跟着从小学。 燃烧一半的蜡烛 发表于 2021-6-16 15:15
估计与家庭环境有关,很多父母说惯了嘴,孩子跟着从小学。
小男孩长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结果一开口臭不能问。
很多安庆人有很严重的口头禅~不少小姑娘都会说~
有个外地的朋友还说他来安庆三天打了两次架~就是因为口头禅这事~
环境不好~但关键还是家庭教育~
从小家里管的严~如果敢称老子都会挨揍~所以现在奔五去的人了~还没有称老子的习惯~ 言传身教,孩子身上的问题多在父母身上找根源。 安庆很多女生, 都喜欢说,我cao 现在孩子的嘴巴有的确实脏的不行,和父母教育有关 不是现在孩子 我们从小就妈妈日比长大的 经常听到,我草泥马来地,,,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一段视频,内容是车子在某野生动物园游览,窗外看到几只白虎抓了并吃了一只孔雀,于是车内五六个小青年开始议论,大概说了总数至少50个“握草”。文明用语已经与这些年轻人无关,“握草”成了口头禅。 一个人代表不了一个年龄段 。 标题不恰当。 小市民都有些口头禅,市井生活,民间烟火,或多或少都有点口头禅。小孩子的口头禅不光是家庭影响,社会影响也很大。不过也不要纠结,不同的社交圈有不同的文明要求,小孩未来能进入上层社会,其口头禅自然能改,如果还是在社会市井中混,口头禅也没有什么危害,不是存心骂人。安庆民间老百姓的口头禅一直存在 ,表面看是不良风俗,实质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存在的目的是让伙计间的交谈随和,亲密,不见外。人性中有个弱点,不雅见真情。 人性中有个弱点,不雅见真情。如果你和领导和或陌生人说话,你肯定很谨慎,说话很客气,口头禅也少,但假话、虚话、客套话也多。但如果你和很熟的朋友聊天,说话就很随和,口头禅较多,但真情流露的也多。
其实上层人物也有口头禅,跟修养无关。蒋介石也不是有口头禅吗——“娘希匹”,不过普通的人是听不到蒋介石的口头禅而已,只有他身边最亲密,无需防范的人才能洗耳恭听的到罢了。
确实,娱乐界,影视界把个风气搞得污烟瘴气的。什么“屌丝”,,,竟然说得脸不红。 就事论事,我觉得先要分清“口头禅”和“脏话”的区别,可能说的是脏,但说话的人可能只是顺口一说,并不代表他素质,心理怎么脏之类的,打个比方,有的人喜欢说“哎哟”,谁就能保证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方言里“哎呦”就一定不是脏话? 一巴掌下去就好了。 捂顏窺歲月 发表于 2021-6-17 23:07
十几年前,在合肥上学,班上有位同学,忘记是哪里人了,好像皖北还是哪里的。真的,张口必有“他妈的”三个 ...
不光安庆口头禅重,全省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外地碰到出口就是“我地孩来”,基本上就是淮南人了,不会说“愣泥马”就不好意思说是合肥人。把口头禅说的有情有调的就是枞阳人了。
我们平时说话出口腔不觉得,也不觉得奇怪,但通过电视或抖音等视频放出来,就觉得怪怪的,尤其是安庆人的口头禅,丑的特别,这就是语境效果。我们一起聊天,人在语境中,口头禅是语气词,觉得很自然。用视频播放出来,我们人就在语境外了,就觉得口头禅特别刺耳,听着也别扭起来。楼主的例子就是这样,聊天者不觉得,旁听者觉得别扭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现在的父母都舍不得打孩子哦,我小时候说一句脏话,我父亲的巴掌就来了,现在的这些年轻人父母谁舍得打孩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