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人做什么去了
连黄梅戏都被湖北申遗了 黄梅戏的发源地本来就是湖北,这有什么好争的,只是这个戏在安庆发展的比较大众而以,难道跟高丽棒子一样,啥都要争? 发源地是湖北 发源地是湖北,这个安庆是承认的,而且现在湖北黄梅那边对黄梅戏非常非常重视,估计要不了多久可能要把安庆超掉 黄梅戏本来是民间小戏,是黄梅时节安庆地区人民田间地头劳作之余传唱打闹的地方小戏,解放前因为从来不登官方的大雅之堂,没被官方承认,所以民间一直以黄梅戏称之,正好湖北有个黄梅县,于是想当然地说黄梅戏是湖北的传统戏。如果安徽早期就将黄梅戏定名为“皖剧”,那湖北还好意思抢吗?你见过湖北抢豫剧、庐剧、越剧的吗?一个小戏被湖北抢去了,损失不大,黄梅戏你唱我唱大家都是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危害,而一个城市的地理信息标志被人家抢去了,麻烦就大了。一提安庆,安庆人都很自豪,一千七百多年前郭璞途径安庆,曰此地宜城,所以安庆又称宜城。不知什么时候起,湖北也有一个宜城市,和安庆的宜城一模一样,并且湖北的宜城是在国务院正式注册,是大名,人家可以堂而皇之称宜城市了,而安庆市的宜城只能藏着掖着,只是在介绍安庆千年历史的时候,偷偷地自豪一下,原先的宜城论坛,宜城吧,宜城晚报等地理性的信息标志都被湖北拿去了,全国再提宜城,就直指湖北宜城市了。
操心啥,做好自己的事 ,现在黄梅戏如何活下去才是正经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挣自己的钱就好。 安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就是资源多,哪个兄弟伙子要,拿去,爷就是家产雄厚 化工人,化工魂!化工人上人!加油!! 凈扯淡,闲出来的,这是该操心的事吗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多云山区及太白湖畔,前身即称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后流传于其周边的安徽、江西、江苏等省,与黄梅时节没有什么关系。黄梅戏近代在安徽安庆的发展壮大,桐城严凤英等老一辈戏人功不可没。虽然黄梅戏起源于湖北,他黄梅人也不会不让别人唱,关键在于谁唱得好听,还得有被人喜爱的剧本。光申遗不能解决问题,唱不好照样没人听。 这个事情最好的是上报省, 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成就了一个新剧种——京剧,理论上说,京剧起源于安徽 ,但没有一个安徽人会恬不知耻地说京剧是安徽的,安徽也不会拿京剧去申遗,原因只有一个,京剧就是京剧,不是徽剧。说起源就是一个笑话,韩国还说起源于他呢。保护文化最重要事就是给文化起一个正确的名字。不过名字也会被别人抢去,宜城就被抢走了,那就随他去吧。 花猫警长 发表于 2021-6-14 09:20
发源地是湖北,这个安庆是承认的,而且现在湖北黄梅那边对黄梅戏非常非常重视,估计要不了多久可能要把安庆 ...
中国队足球也比较重视 估计要不了多久可能会把巴西超掉 被时代抛弃的东西,无所谓了。 我就不懂,湖北人抢注册黄梅戏,难道这些个文化机构就不会调查吗?不会主持公正吗?还有韩国注册中国的端午节、筷子文化什么的,难道联合国这些个文化机构是瞎子吗?这些个文化机构都是吃翔的吗 连枞阳都丢了 这种落后的东西要不要无所谓,湖北喜欢给他们就是。 一个城市的主要领导是本地人我看还是比较好,退休后东门不见西门见,七大姑不认识八大姨会认识,城市搞得不好就会有点尴尬。 年轻人哪个去听黄梅戏摘?ZF非要刻意扶持推广,就这样听戏的也就那一小部分人而已,没必要紧张。眼前重要的是如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抑制房价物价上涨,推进城乡生态发展,增加人民群众消费能力。这么个黄梅戏天天紧赶紧赶............ 作为一个在安庆的外省人, 很多接触到安庆本地人, 目标都是离开安庆, 不是到合肥买房,就是去南京,上海。, 家里的孩子一问基本都是在外地上学的, 工作的,反正先不说混的如何, 反正就是要离开安庆。。说真的,虽然我在安庆工作我,但并不是觉得自己家乡不好想要离开啊。但是第一次来安庆时,一个培训上, 邻座知道我是外地来的, 是非常惊讶地说你来安庆工作干嘛啊, 至今我都记得他当时表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