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1 18:18:24

老城不该失忆 特色必须留存  从鸳鸯栅消失 谈景点抢救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11-10 19:26 编辑

老城不能失忆,特色必须留存     
  鸳鸯栅是倒爬狮南插,通向卧石巷的一个丁字道口。这里寸土寸金,它里和外形成迥然不同的两种天地,两种境界。  
  倒爬狮街商业竞争激烈,这边是快节奏。而鸳鸯栅里卧石巷是居民区,是慢半拍的休闲人间。
  
  倒爬狮商铺林立,繁华没块闲地。为了节省空间主人将这做成骑楼,它下分上连,下街上宅。本来这就奇葩,没一家房屋这样中空,成为过街通道。可挂出的牌匾更让人叫绝——“鸳鸯栅”!
  牌匾让人联想:一池春水鸳鸯荡漾,它象征爱情,是追求想往的载体。“鸳鸯”二字是神似,象征人们为名为利,来去匆匆不放弃仍追求。而“栅”是形似——人世就像栅栏一样囚禁人生。这三字罩上多少无奈、多少感慨,所以说这三字起得好,令人想起浪漫,而实则辛酸!

  现在这地点仍在,原貌仍在,“鸳鸯栅”三字匾没了。这一没,就让老城失忆了!
  有人会说这么小的小景,要不要没关系,其实步行街,要的就是“小”!这是老街的特色:小街、小店、小商品、小尺度。“鸳鸯栅”一没,便使历史断档、历史失忆。
  另外这三字写的俏皮、活泼、搞笑,很合这里的情趣。原字照片还有,恢复牌匾不费力。这样可以增加一个景点,让人怀旧,想当年……
  这三十年代鸳鸯栅老照片,可以看出当年。上面着旗袍、大衣的女子,是不是“莺莺燕燕”不敢断定。但与其它“劳动人民”不一样,是特殊年代、特殊地点、特殊老安庆的一个缩影。

  “鸳鸯栅”曾是老城的标记!以前从乡下到安庆城叫到“省里”。到趟“省里”,回去就吹过不停。有好事者问:“你既然到‘省里’,可到'鸳鸯栅'了?”“没有。”“到省里没到鸳鸯栅,等于没去!”他后悔死了,这鸳鸯栅在哪?其实安庆“三楼一狮”,到‘省里’是必去不可的。三楼是“钱牌楼”、“三牌楼”、“四牌楼”,一狮是“倒爬狮”。到了倒爬狮没注意到,这不起眼的地方!后来再到省里,死活也要找鸳鸯栅!现在鸳鸯栅无端失踪、失忆,叫人怎不可惜!  修复者弄错了,不然哪有介绍鸳鸯栅景点的牌子竖这。这儿有个飞檐小间,如老鸳鸯栅相似,他把这当鸳鸯栅了!其实他忽略鸳鸯栅的是,“下分上连,下街上宅”!这儿哪有“分的呀!”现在赶快把匾挂起来,让它重生!这三字虽不言,但有了它,就可“抚槛苍茫”想过去。除掉它就失掉依托,失掉凭籍、失掉了载体。

  安庆还有许多这样的景点,不被重视而丧失了!像“薰风巷”、“胭脂巷”、“蓄水池”、“风节井”、“鸣凤里”……这都特殊、不可替代,因“大意”而消失,因不重视而不存在,这多多可惜!
  现在赶快抢救,让安庆老城不失忆,让特色永远留存!









青春无暇 发表于 2020-10-21 21:16:21

鸳鸯栅,古城不失忆!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2 10:51:48

青春无暇 发表于 2020-10-21 21:16
鸳鸯栅,古城不失忆!

化钱不多,做个牌就可以恢复。
而且还可以增加安庆记忆!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0-10-22 15:18:24

鸳鸯栅、胭脂巷,是不是相当于安庆九十年代的二环路、外贸宾馆?:lol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2 16:56:42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0-10-22 15:18
鸳鸯栅、胭脂巷,是不是相当于安庆九十年代的二环路、外贸宾馆?

这两处真不是。反倒是‘熏风巷’(人民剧院旁的好吃街)、‘白衣包’等处才是。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3 08:39:25

老虎今天吃草 发表于 2020-10-22 13:21
顺带谈一下倒爬狮改造的一些想法,一家之言。

前后去过三次,第一次是疫情期间给困在安庆,白天怕人多不 ...

你这想法对路,是这样!人们到这来不像以前,
现在定位是玩,是旅游。
这就要重新考虑、打量它了。


吃的确很重要。
谢谢你的关注,
也感谢你一直为老家安庆操心费神!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3 08:45:56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0-10-22 15:18
鸳鸯栅、胭脂巷,是不是相当于安庆九十年代的二环路、外贸宾馆?

不等同,二环路是城市的外环,
这是在城里呀。
谢谢关注!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3 08:49:49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2 16:56
这两处真不是。反倒是‘熏风巷’(人民剧院旁的好吃街)、‘白衣包’等处才是。

“白衣包”,这个当今冷僻名字,
知道的人肯定不多。


你是活地图,知识渊博!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0-10-23 08:51:47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3 08:45
不等同,二环路是城市的外环,
这是在城里呀。
谢谢关注!

:lol:lol:lol:lol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0-10-23 08:52:31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2 16:56
这两处真不是。反倒是‘熏风巷’(人民剧院旁的好吃街)、‘白衣包’等处才是。

:lol:lol:lol:victory:我听这个名字觉得。。。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3 08:56:16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10-23 09:00 编辑

这篇文章主要是呼吁,城市应是有记忆的。
要让人有怀旧的古老建筑;
老城市需要改造,
但也要保留老城的“旧貌”,保护特色。
新有新的风采,老有老的味道。
彰显历史特色,才能吸引大家旅游观赏,
感悟历史,体会文化。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3 08:57:58

延续城市文化,守护城市记忆,
彰显城市特色。
充分挖掘内涵,
让游客体验悠久文化,
这样才能给旅游经济带来充沛活力。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0-10-23 09:49:36

二环路的名字当时就让人质疑,不知如何“环”。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3 10:21:42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3 08:45
不等同,二环路是城市的外环,
这是在城里呀。
谢谢关注!

他的问题有话外之音,没看到他的表情是‘坏笑’吗。你还规规矩矩地回答。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4 08:10:00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0-10-23 09:49
二环路的名字当时就让人质疑,不知如何“环”。

就是到今天,也是让人一头雾水。;P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4 08:15:16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0-10-23 08:52
我听这个名字觉得。。。

将薰风巷,鸳鸯栅,白衣包,三处弄一起。
很玄妙,
知道那段历史的人,
可意会不可明说!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4 08:17:47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3 10:21
他的问题有话外之音,没看到他的表情是‘坏笑’吗。你还规规矩矩地回答。

还是你精明,
我笨。
人给棒槌,
我当做针!;P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0-10-24 10:09:17

老虎今天吃草 发表于 2020-10-22 13:21
顺带谈一下倒爬狮改造的一些想法,一家之言。

前后去过三次,第一次是疫情期间给困在安庆,白天怕人多不 ...

安庆的江毛水饺、韦家巷汤团、萧家桥油酥饼子、蒋大顺飵肉,以及安庆学外地搞得很好的小笼包子、蟹黄包子,曾经名噪一时,如今全部消失,买不到半点正宗味的,如果把下属各县市的名小吃引入,会更好更丰富。我又要啰嗦一句:我多次建议把所有安庆名点名吃集中在一块,只要原汁原味,即使贵一点也会吸引人的,比如说,在人民路一小到枞阳门位置建“宜城渡”仿古商业街,就可以容纳这些古城的精华。只是,我的建议如清风中放哑屁,无响声连臭味都闻不到,没有决策者关注。

安庆知事 发表于 2020-10-24 20:01:02

大家想法真的不错!人民路确实应该引入名吃!将沿江路段东西问大量引入长江鱼鲜味高档夜市大拍档,倒扒狮引入地方各类特色物产,枞阳门与原人民路小学地块那里是人民路步行街的门户,以仿古商业街呈现,引入类似江万春各类名吃,这里不搞好,人民路繁荣不了!整个人民路步行街外立面如倒扒狮整砌一新,所有犄角旮旯的地方尽可能多的放置各类花坛花卉苗木,人民路何愁不繁荣!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5 08:06:26

江老在‘鸳鸯栅’前娓娓道来。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5 08:11:10

图中拄杖老先生就是江老。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5 19:08:59

雨声依旧 发表于 2020-10-24 10:09
安庆的江毛水饺、韦家巷汤团、萧家桥油酥饼子、蒋大顺飵肉,以及安庆学外地搞得很好的小笼包子、蟹黄包子 ...

我的建议如清风中放哑屁,无响声连臭味都闻不到,没有决策者关注。

没关系,
自有人知道你用心良苦,
你为安庆赤诚!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5 19:11:07

安庆知事 发表于 2020-10-24 20:01
大家想法真的不错!人民路确实应该引入名吃!将沿江路段东西问大量引入长江鱼鲜味高档夜市大拍档,倒扒狮引 ...

说的有道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建议
会推动安庆向前!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5 19:12:59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5 08:06
江老在‘鸳鸯栅’前娓娓道来。

谢谢你的关注!
我是瞎说,
要是你说肯定要得多。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10-25 19:19:01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10-25 08:11
图中拄杖老先生就是江老。

https://mp.weixin.qq.com/s/8f2l-kgqE7EVpusWLeLxnA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老城不该失忆 特色必须留存  从鸳鸯栅消失 谈景点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