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柏兆记靠什么起家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9-17 17:08 编辑早期柏兆记靠什么起家
《往事如烟话安庆》今天继续配合市新博物馆开展,谈谈早期《柏兆记》靠什么起家。
柏兆记是1904年由大南门贫穷回民,柏绍卿夫妇创办的。当时他们一无所有,为“糊口”在家中想做生意,地址俗称回子窝的培德巷。也就是现在大南门自来水厂后门,“花鸟市场”那里。再讲具体点,是在培德巷与宣家坡相交处南边。
他家是老式大屋,民国三年一个个子不高,嘴含香烟下牙外飘的夫人。受当时没钱买洋糖果(有糖纸包的糖果),就抓碎冰糖给伢子吃的启发。向丈夫提议:开店先从简单的冰糖果开始。他家的粽子糖赤身裸体半透明,带薄荷味。特点是清凉疏风、经咬、好吃、又便宜,有别汉族糖果。一炮打红,人称回子粽子糖。
柏绍卿受粽子糖启发,拿出过年经常做的花生糖、芝麻糖经营,在做时均添薄荷。这下人们认识到回民清真食品——清凉、清淡、清爽、清洁与众不同。不像汉族食品混混沌沌。
起步是关键!有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酥糖是糕点的另一类,都是黑色。粉末拌长条,盘成四小方块用纸包。他反四个一包,而是两大方块一包。颜色不是传统黑色,而是白色!特别疏风,拔凉拔凉的叫“冰酥”(糖)。
还有现在已成安庆名产,大名鼎鼎的“墨子酥”!颜如漆、色如墨,油、糖都特别重。对重口味的人来讲,这是梦梦寐以求恰到好处。就像四川人对辣,特别欣赏一样 。
这“冰酥”(糖)、“墨子酥”和“粽子糖”,是柏兆记早期拳头产品,是柏绍卿起家的法宝。是他敢突破、敢创新的成功之作。现在除了墨子酥外那两样基本消失了。
另外正月十五,他家也应节令做无宵。他的元宵滚粉做法,先做一块大馅,然后切成一个个小方块。放到装糯米粉的大簸箕中洒上水,端起簸箕来回筛,让馅裹粘上糯米粉,再洒水加粉再接着筛。这样筛到馅滚成乒乓球大为止。他家从不偷工,不是包起来做,都是筛滚做元宵,因此他家元宵硬,有劲道。
还有一样也是他家传统,也是所有糕点作坊,都要做的拳头产品——“麻饼”。一般娶亲、生子、做房、上梁、乔迁,送礼都有它,是大路货。一般做糕点不注意,在上芝麻时随便筛,芝麻弄得边沿都有,像花脸。他家讲究饼沿清爽,不粘一粒芝麻。这样中间的沿,就像一道白玉箍,非常醒目好看,又节省芝麻。他不怕花功夫,做得仔细,做得清爽!
老干妈靠凉粉“糊嘴”,看到配吃的辣酱受欢迎。就改弦易张专卖辣酱,从五块钱起步做到三十多个亿!柏绍卿也有这个能力,正在他蒸蒸日上的时候,遇到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使他没有老干妈那样的时机,老干妈陶华碧成为最辣的中国“辣”妈。柏绍卿要不是合营,也会成为最“凉”的安庆回民!
柏绍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扩充,陆续增加糕点品种,但万变不离其宗。一直追求的是清真的本真——清淡,清凉、清爽、清洁。他是家庭作坊,是小本经营。但一直坚持:添薄荷、用麻油。这样他的糕点就有,一般汉族食品少有的清凉、清香!
现在的“柏兆记”,几易其主。淡忘了起步时的看家传统——思求变、思创新、坚持特色的做法。
希望今天的“柏兆记”,能在老“柏兆记”的基础上, 继承发展,让老“柏兆记”传统有名有实!
感谢老先生分享~~~~~~~~~~~~~~~~~~ 我喜欢他家的蛋糕 某LOVE 发表于 2020-9-16 11:18
感谢老先生分享~~~~~~~~~~~~~~~~~~
不用谢谢,要说谢谢,应该谢谢你,
对安庆的老传统,
给予的支持!
tjd99tjd 发表于 2020-9-16 14:05
我喜欢他家的蛋糕
他家蛋糕是不错,外地人就说:
安庆鸡蛋糕就是好吃!
回民清真食品清凉、清淡、清爽、清洁?大肠杆菌了解一下。 他家鸡蛋糕确实不错,没事买点做点心吃。味道杠杠的 都不是安庆品牌了,产地和总部都在合肥。现在逢年过节,能选麦陇香的不选柏兆记。{:1_1:} 感谢科普,原来是清真食品。不会再买了 龙山闲人 发表于 2020-9-16 20:31
回民清真食品清凉、清淡、清爽、清洁?大肠杆菌了解一下。
这是这样写民间民俗,老店,不能较真!
较真请另开一贴,
科普文章肯定有人看。
青春无暇 发表于 2020-9-16 21:20
他家鸡蛋糕确实不错,没事买点做点心吃。味道杠杠的
鸡蛋糕是安庆叫得响的品牌!
你慧眼识珠。:victory:
Monstar丶Ys 发表于 2020-9-16 21:53
都不是安庆品牌了,产地和总部都在合肥。现在逢年过节,能选麦陇香的不选柏兆记。
不管总部在哪,
它的根,
发端于安庆大南门培德巷!
十分遗憾牌子虽在风味不存,君不见如今"狗不理"窘境。 去年买过他家的蛋黄酥,里面的馅都发霉了,之后再也不买了. 糕点都加了点防腐剂吧,有的品种还行,其他太甜,你看现在多少胖子和糖尿病 本帖最后由 旗杆街 于 2020-9-17 12:25 编辑
‘柏兆记’是安庆老字号中被介绍得比较少的一个,江老介绍得挺详细,有些内容我还是第一次了解。 本帖最后由 旗杆街 于 2020-9-17 12:31 编辑
“他家是座老式大屋,民国三年一个个子不高,嘴含香烟下牙外飘——他的夫人。受当时穷人没钱买洋糖果(有糖纸包的糖果)给小孩,在家抓碎冰糖给伢子吃。她向丈夫提议:开店先从简单的冰糖果开始。”这一段,读起来不连贯,很难受。希望江老推敲一下,‘主谓宾、定状补’总还是要讲究一下的。比如“受……给伢子吃”后面就应该加“的启发”,语义才完整。
江边垂柳 发表于 2020-9-17 08:21
十分遗憾牌子虽在风味不存,君不见如今"狗不理"窘境。
“狗不理”是自视不的了,把价格抬高得太离谱,
老百姓不买它的账。
最后消失!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20-9-17 09:05
去年买过他家的蛋黄酥,里面的馅都发霉了,之后再也不买了.
去年买过他家的?
他家在上世纪就合营掉了!
你买的肯定是现在的“柏兆记”吧?
昆虫2016 发表于 2020-9-17 10:18
糕点都加了点防腐剂吧,有的品种还行,其他太甜,你看现在多少胖子和糖尿病
甜也是他家特色,
特别墨子酥,
不甜就不叫安庆墨子酥!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9-17 11:11
‘柏兆记’是安庆老字号中被介绍得比较少的一个,江老介绍得挺详细,有些内容我还是第一次了 ...
这是到大南门回子窝,实际采访得来的。;P
旗杆街 发表于 2020-9-17 11:15
“他家是座老式大屋,民国三年一个个子不高,嘴含香烟下牙外飘——他的夫人。受当时穷人没钱买洋糖果( ...
谢谢!
一路有你真好!!:victory:
现在柏兆记的鸡蛋糕没有麦隆香的好七,我边上的朋友和家人都这么认为的。 基本不买他家东西,连自己根都丢弃的企业,还是早点倒闭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