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沧浪谈安庆浴室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9-12 09:43 编辑从小沧浪谈安庆浴室
《往事如烟话安庆》今天继续为市新博物馆老街张目,谈谈安庆澡堂子。
小沧浪大门以前对百货大楼,是朝北的,不是现在的朝东。一进门有个大穿堂镜斜挂墙上,旁边挂着用绳穿,缺牙掉齿的两把梳子。镜旁有个理发的,从没间断给人剃头、挖鼻、掏耳、打眼、敲肩、捶背。
再往纵深,就是进澡堂子的过道,揪开门帘热气喷腾。澡堂浴室分等级,离池子近就高(这里暖和)。雅座是躺椅少点,别的无多大区别。
浴池用厚棉帘隔开,空间低矮。里面有两个池子。小点有木隔花板,下面是滚烫的水,木隔上躺着人在薰蒸,隔着水气以为不是活人,是一堆白肉。也有坐在隔板上,用毛巾吊滚烫的水,从脚丫处拉上扯,一边咝咝咧嘴,一边快活着叫。在这可以看到中国文字的精妙,什么 叫“痛、快!”
从前人有“三头”不一样,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上面是白花花的癞痢头,中间是红通通的酒糟鼻头,下面是黄色气泡卵。气泡卵像鱼泡漂在水上,因生活改善,这三头现在没有特色了。
浴室有专门擦背的,吆唤一声:"有擦背的嘛?"自有人来到身边,把人翻过来捣过去。从地方到中央,从基层到脑部,用毛巾推搓。一会就堆满“垢肌”。搓完从池中拎水往上一泼,将“垢肌”冲去。
在浴池可扯开嗓子,来段《空城计》,或用假嗓唱《苏三起解》。唱精妙处自有人叫好!这时浴池成了票友的天地。大池子是普通热水,这里最热闹。。
从浴池出来到外间浴室,上头挂客人外套和大衣,它比浴池空旷又高得多。
“跑堂”递热手巾把,噼噼啪啪在背上,连敲带击揩水珠。那个节奏、那个声响,甭提多舒服自在。热手巾把一般递两回,第一次从池里刚上来,第二次是在休息,一般没有第三次。只有人很多时,跑堂才会递第三次,暗示可以走人了。
从池子里出来,茶壶放好茶叶。茶叶是放在铁皮敲成的多个小格子里,每壶一格。拎出长嘴铜壶,将沸水准确无误的冲入,壶嘴凤凰三点头的冲泡,那个花俏赛过杂技。
澡堂里有颈套绳索、手拎箱、肘挎篮,嘴里吆唤:
“花生米,香瓜子啊!”
“油炸佛手臭干子,五香卤蛋啦!”
“卖大重九、飞马、菱湖、宝塔牌——香烟——耶。”那吆喝声是澡堂一景,至今都让人津津乐道。
顾客在这一丝不挂,穿衣戴帽是另类,这是个颠倒的世界。
在浴室可以叫小吃,伴茶咪着喝。也可以抽香烟,吞云吐雾同人干瞪眼:哪处猫长三条腿,哪里老太又长新牙。只要有趣能资谈吐就行,不过“莫谈国是。”
这里不能大声唱戏,因家里没这暖和、没这氛围,有人围着大毛巾打盹。更主要的是这里,没有老婆在耳边絮聒。
这里修脚的,拎带灯小台子坐在身前,用刀解决人生最不堪其忧的苦恼——鸡眼。也可以除去脚趾间,难以启齿不大不小的瘙痒。修脚师傅手到擒来,立竿见影。 修脚和搓背一般是杨州人,他们讲究:早上皮包水(吃茶),晚上水包皮(泡澡),所以手艺高超。
在澡堂子泡澡,是老婆最放心、最不吃醋的地方。在家怕老婆,在这尽可“山中无老虎,猴子充大王”,作一回短暂的山大王。可享受,可磨憎,更不用当心家中“雌老虎”,会跑出来到这来抓你。 这是男人最快活的世界。
可这里的火盆,却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劫。那时一、两岁。家中学徒“小海员”带我泡澡,没有看好,我从椅子上掉下,左手扑到火盆里。安庆那时有规定,过年不能看病!等过十五才到医院,打开布条手筋已粘连。后来虽好了,但食指前部弯曲。这就是当年,澡堂火盆惹的祸。
澡堂已经辉煌不再,失去过去光彩。现在家家都有卫生间,大多在家沐浴。但对我们老年人来讲,还是留恋,过去那特有氛围的澡堂。
今天上哪找?老婆不敢来,丈夫却逍遥享受的场所?
关于小沧浪~我有两个记忆~
一个是门口有个小沧浪冷饮~那时候会有冰激凌、绿豆汤等等冷饮~要先购买方的圆的各种纸牌牌~然后再去端饮品~小时候很是期待爸爸带我去~
二个是朋友跟我说的另一个趣事~他说小沧浪浴室生意不好~老板询问高人~高人指点到因为经营特色服务~所以阴气比较盛~让他埋几枚铜钱在柜台~自此后生意开始转好~;P 对月放狂歌 发表于 2020-9-7 11:46
关于小沧浪~我有两个记忆~
一个是门口有个小沧浪冷饮~那时候会有冰激凌、绿豆汤等等冷饮~要先购买方的圆的 ...
这文章,勾起你对以前的回忆。:lol
也谢谢你。
提供了新的素材!
现在康熙河花鸟市场哪儿有个浴室还不错,不知道天热开没开? 小时候总是外公带我去洗澡,小沧浪或华清池,那个热水池有方格的地方外公躺上一会就把毛巾放下去然后拉上来烫脚丫(香港脚),洗好澡后会拿出百雀羚让我擦脸,又从口袋里掏出小零食给我,所以小时候非常喜欢外公带我去洗澡。 铁汉15 发表于 2020-9-7 15:21
现在康熙河花鸟市场哪儿有个浴室还不错,不知道天热开没开?
这么热的天还去澡堂?
可见你是消遣一族。:lol
不过澡堂只有你会写,
你的文笔不错。
我看过你写的小吃,
硬把五巷口一家吃食店搞红了。;P
ludeng 发表于 2020-9-7 16:06
小时候总是外公带我去洗澡,小沧浪或华清池,那个热水池有方格的地方外公躺上一会就把毛巾放下去然后拉上来 ...
多清新、多有人情味的回忆!
烫脚丫子,
太有安庆人的味道。:curse: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09-07 16:24
这么热的天还去澡堂?
可见你是消遣一族。
不过澡堂只有你会写,
你的文笔不错。
我看过你写的小吃,
硬把五巷口一家吃食店搞红了。
五巷口,什么小吃店?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9-7 18:37 编辑
2002 发表于 2020-9-7 17:40
五巷口,什么小吃店?
就是柏兆记对面巷子里,“肉圆粉丝煲”。这家店肉圆好吃,
就是男老板,
脾气怪怪,有点梗。;P
这样写‘往事如烟老安庆’,娓娓道来,爱看的人肯定多。 我也就自己的记忆补充几点:一:关于小沧浪浴室的大门朝向,正如文中所说,是朝向北的,但是并不临街。从老邮电局东边墙的小巷往里走十多米才是小沧浪的大门。说是大门也不过两开弹簧玻璃门。人来人往,咿咿呀呀。还要特别说一下,小沧浪还有一个朝南的大门,开在奚家花园的北头顶端。 二,说到烫脚丫,我印象深刻。总有人坐在池边,用毛巾沾着滚烫的水,在脚丫间搓,嘴里发出‘咝、咝’的声响,闭着眼睛,一幅陶醉的表情。 三,搓澡,我记得是怎样喊的,简单两个字:哪擦?或许是不同时段,不同的人,叫法不同。 四,修脚,不是到浴客的座位边来,而是有一个专门的‘修脚间’。 五,穿梭往来卖货的,有一个矮矮的人,大头,他卖的东西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油炸臭豆腐干,一端有几个分岔,就像手掌。 明天来配几张图。 一个建议:出书时,父子对话修改一下,最好删了。 印象最深的是夏天不开浴室,改为冷饮店。问过本地的你们夏天不洗澡吗?结果被回怼:夏天谁去澡堂?:lol 安庆人不说‘搓澡’,说‘擦背’。其实从头到脚处处擦,不知为什么只说‘擦背’。 市井百姓之生活写真。
上图。
小沧浪的北大门在这两栋楼之间的夹弄里。
老邮电局
这两张是老手工业局。
小沧浪位置示意,蓝色箭头是它的南北两个大门。
(奚家花园图中错写为西家花园)
本帖最后由 E网小安 于 2020-9-8 10:31 编辑
我为什么建议修改、删除父子对话这一段?
一是因为这段话看不懂,比如红框这句话。什么意思,是不是漏了字?
二是说‘有没有毛’,怎么就突然就变成讨论‘有没有鸟’?
三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背景下,父亲与儿子之间应该不会讨论母亲的隐私部位吧。‘往事如烟说安庆’是有文化内涵的介绍安庆民风民俗的系列丛书,这样写不太好吧。作为一个笑话,一个荤段子在恰当的场合说说,倒是能逗引哄堂大笑的,也无伤大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