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质量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8-24 20:48 编辑市博物馆新馆终于在期盼中开展了,这次它高端大气出人意料,令人感到震惊。这是多年来安庆少有的一次成功之作!本人爱屋及乌,要提点另类看法——整体不错,细节还有待提高!
细节决定质量、细节决定优劣。
像老街的牌坊,枞阳门城门,整体给人视觉震撼。但也经不住推敲、受不住琢磨。它不是现实中的街景,没有生活气息,是新仿的模型,这就成了不怎么完美!
要改变它,就要接地气,让它活起来!这是当务之急,必须在细节上打磨、再打磨。
让牌坊空白的柱子贴上,褪了色的红纸条。写上“吵夜郎”:“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吵夜郎,路过的君子念三遍,小伢一夜睡到大天光。”
再在别处空白,贴上“寻物启事”,上面写着:“胭脂巷五号,家中一头仔猪,昨天脱绳逃了。若有哪位君子捡到,本人吴来发愿出银多少赎回……”这说明那个年代,安庆城里不像现在,是有人家养猪的。同时也标出安庆,另条被人淡忘的好街名。还有当年安庆人名字特色——用狗名(来发)叫人。
牌坊是人们驻足的地方,大家都关注它。这么好的地方,不可能光秃秃,没有“小广告”文字!
再说枞阳门,也应该点缀点“政治”气息。城墙上要贴当时政府出的布告:或安民告示,或悬拿通辑犯。当然要加盖公章,这公章千万不能是圆形的,它应该方形。因为那时官印讲究的是:清白做人、方正为官,所以官印是方印。至于落款日期,是民国,是清朝就随你了。
当然也要贴安庆大型广告,像“双合成”刘麻子剪刀。这样与安庆合拍,与时代吻合。这都是细节,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决定了这是安庆,不是别的地方!
再是邮局门口放张破小桌子,要有桌围。桌围布上从右到左写上:“周氏代写书信”六个大字,这“周氏”二字不是随意而为,它有安庆信息。
周学熙的父亲出道前,在安庆摆代写家信的摊子,后来帮同乡至德人记帐。这同乡是李鸿章家采买,有天李鸿章发现账单字好,叫把记账人带到府上,这样周学熙父亲就在李鸿章手下发了迹,最后让儿子周学熙官致北洋政府财政总长。
这代写家信是当年一大特色,再加“周氏”的典故,不就与安庆历史活色生香了嘛?
我只看了老街段,其余还未参观。总的来讲,这次市博物馆做了件好事,谢谢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
博物馆这次办展时间紧,而且还是试展提意见期间。期待着:文章不怕百回改,精品哪怕万次磨。在整体已经不错的今天,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打磨修改,它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精!市博物馆好样的!
,
联想到原来湖心路牌坊移迁到春光苑,西侧小狮子据说碰坏了,后来新雕的,,你就不能做个旧?老远一看,四个狮子,就这个雪白干净的,一点不协调、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0-8-24 16:47
联想到原来湖心路牌坊移迁到春光苑,西侧小狮子据说碰坏了,后来新雕的,,你就不能做个旧?老远一看,四个 ...
新博物馆这次做的,真是不错。
我这篇是爱屋及乌,才说的。
希望大家去看!
江老先生所言极是。安庆博物馆这个项目是个好项目,。文化历史名城,需要这么个场馆。也是提升安庆形象的一个工程。赞一个,也希望逐步完善,创省内一流博物馆。 听风2012 发表于 2020-8-24 16:59
江老先生所言极是。安庆博物馆这个项目是个好项目,。文化历史名城,需要这么个场馆。也是提升安庆形象的一 ...
看来这次安庆真的争气,
它不会让我们大家失望的!
博物馆开门着啊。里头东子多不多诶?能逛多长时间呢?能逛哈子滴话,回头带老太婆七看看。 丸子爱吃圆子 发表于 2020-8-24 17:11
博物馆开门着啊。里头东子多不多诶?能逛多长时间呢?能逛哈子滴话,回头带老太婆七看看。
东西不仅是多,
而且还是满满的老安庆记忆!
逛的时间,
你想走马看花是不行的。
它让你爱莫能舍!
市博物馆每天参观,只准(限定人数)200人,加上又不是天天开。
所以至今参观的人,还不到1000人。
这对于几十万人的城市来说,
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这样好的打卡地,希望领导采取措施。
加大力度,让老百姓“到此一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