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苑芙蓉桥前又开挖了
又莱斯了,爽这不是很正常吗?不这样怎么增加GDP! https://xueqiu.com/9218831277/153019704 安庆日报记者比较合肥和安庆招商引资的差距:
我觉得,《安庆日报》的记者写得最真实,也最有参考意义。
合肥的招商干部都很拼命,而且对产业了若指掌。
翻开今年的合肥市《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软件、语音及人工智能等18个合肥市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都被梳理成篇,每一个产业的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产业链情况、重点目标企业、招商对接平台都被清晰地以文字、表格、图表的方式呈现,招哪些商、到哪些地方招商、以哪些企业为重点、通过什么方式招商一目了然。
这是方向引领方面的专业化。
这个指南的编写者不是专业机构,而是合肥市投资促进局的一批年轻人。“每个人负责一个产业,整个下来,你就对这个产业有了全面的认知。”负责大健康产业编写的合肥市投资促进局综合处的余飞说。
因为对产业链太熟悉,他们都成了人精,一双肉眼能看出企业家底,谈一次就知道值不值得投,不浪费任何一点时间。
合肥的专业招商人员能专业到何种程度?余飞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一位招商人员到一个企业考察,看了厂房和设备以后说,项目的投资额是3800万元,企业负责人听到后很震惊,因为项目的实际投资额是3700多万。
“上午飞上海,下午飞深圳,晚上回合肥。”这是对目标企业精准定位和研判的结果,每一次出去,都是精心准备下的出征。
“一个项目我们只要谈一次,就知道这个项目有没有希望,这个企业有没有可能落地。”
“我们的招商人员一年中有200多天都在外面跑项目,曾经有人为了谈一个项目,差点赶不回来过年。”余飞告诉记者。
但是反过来看安庆自己的招商干部,记者简直是恨铁不成钢。
他们对产业链一问三不知,出差就是摸鱼,浪费企业的热情。
“安庆来的单位招商意图大都不明确,不知道到底要招什么样的项目,对深圳的企业也不太了解。”一位在深圳老牌上市公司任副总的安徽籍老乡日前在同学群里发贴,直言不讳地指出安庆一些招商引资人员存在的问题。
他说,去的单位一般都要在深圳待上三五天,为此,他感到很不理解。“其实花一天两天时间足够了,有一次下午我去宾馆看客人,发现他们正在房间里掼蛋。”他说。
“这个企业到底是生产什么零部件?企业在行业中是什么地位?这个产品未来的市场潜力如何?对安庆零部件产业链打造有什么作用?”有一个部门拿着单位招商引资工作的资料兴冲冲地跟市领导汇报,却“一问三不知”。
也许,安庆日报记者笑着笑着就哭了吧。
如果合肥的成功真是赌出来的,那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安庆也能赌对一把反超合肥。
但是应了那句话——“最怕的就是,有人明明比你优秀,还比你更努力”。 湖心路中段,靠近春光苑西大门,慢车道在开挖。具体情况不知。 特色的反复挖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