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1 20:20:12

已经消失掉的 安庆端午情景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6-23 11:39 编辑

    全国有135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是其中之一,它有很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底蕴。由于各种原因,原有的一些传统和习俗,逐渐消失淡出人们视线。   为了留住传统、留住乡愁,在端午前夕借这平台讲讲:安庆端午节的过去,与当今有哪些不同。
   端午安庆最出色的,当然是划龙船。   那时从西门大王庙起,一直到东门迎江寺。江面锣鼓喧天龙船竞技,划桨的在锣鼓声中,桨起桨落整齐划一奋力向前。江边看划龙船的人,人山人海。高潮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不像现在由于考虑航道安全,禁止在长江划龙船。弄得端午节期间,长江上也不见龙舟,冷冷清清。   那时西门有谢家墩,海口培文,东门有老峰,飞机场。江南有章湾,升金湖,城里有柴家巷、炮营山(搬运工)……这些都是年年出场,年年竞技。声名显赫的老龙,    在长江里划龙船,与湖里比赛不同,湖里是有起点、有终点,开锣一声令下,奋力向前。江里划是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是随时、随地、随遇而争。    湖里是比赛,而江里不是比赛,是有人在接龙舟。而接的人,都是这条龙船的亲戚或关系户,他们在这条龙处于有利的地方时(比如近),突然燃放鞭炮接它。这样旁边的龙船奋起直追,争抢红绸。    这样比比赛精彩,比比赛出人意料,比比赛更有看头、比比赛更有人情味,比比赛更有欢乐感。   当年划龙舟前二位划桨的,在船要到不到时,为了确保抢到红绸。就像弄潮儿一样,翻滚腾挪在船上跳入水中,抡岸上人的红绸。   龙船上的龙须,是个宝!人们在赠给红绸时,也讨要龙须。这划头桨的就负责这事,既要给人皆大欢喜,又要保护龙须不被扯光。
   看划龙舟,当年小孩大多穿:大红、大绿、及黄色棉绸灯笼裤。裤子色彩鲜艳,与划龙舟服装颜色配套,江上江岸相呼应。   小伢子胸前,戴挂各色丝线纸壳粽型香包,里面填放中药香料。一是驱毒辟邪、二是打扮装饰。   端午节中午家家都喝雄黄酒,用酒里雄黄在男孩额头上,画出虎虎有生气的“王”字,女孩在眉心中间,点上妩媚的美人痣。小孩子个个花枝招展,装扮点缀得如同小天使一般。   小伢子手中白舞着从家中挂的菖莆、艾叶。一边看划龙舟,一边把它当做刀枪在江边打闹。    这灯笼裤、挂香袋,画“王”字,舞菖莆,涌江边、看龙船,都是当年童年梦!现在再也见不到了!
   端午、端午过的是中午。午时安庆城呈现另翻景象:城市上空迷茫着挥之不去的,厚厚一层雾气。这时安庆人家,都在家中薰艾,从紧闭的门、窗中飘出的烟雾。这是安庆约定俗成的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全城集体消毒!   另外端午节是五月黄霉天,只要遇到晴好天气,大家都将衣物拿出曝晒除湿。可到了端午节这天中午,天上哪怕有再好、再大的太阳,安庆人也将曝晒的衣物收回家。 这是因为端午,正午太阳最厉害,五毒钻到衣衫背阴的地方躲藏。所以外面没有晒的东西,可惜这种景象现在也没有了。
   安庆还有一样,端午节要吃绿豆糕,安庆绿豆糕是栢兆记传统,很有特色。它油得厉害甜得腻人,就因为这样,才彰显它有自己的特色,与外地不一样!   那时绿豆糕和现在不一样。以前绿豆糕,店家天天用排笔蘸麻油刷,现在不这样,为什么?我父亲原来就是开糕点作坊的,我将秘密讲出来:五月是黄霉季节,用麻油刷,一是除去绿豆糕长出的斑点,二用麻油密封隔潮。现在有塑料袋和玻璃纸密封,就不用刷麻油了。这是过去和现在不一样的地方。
    安庆是有戏的城市,端午节违反只晚上演戏,这天是从下午就开始演。各个剧院、不论是黄梅还是京剧,也不论是科班,还是草台班,大家整天都上演同一台戏——《白蛇传》! 全城只谈四个人:小青、白娘子、许仙、法海。    将平日三观打破,原认为蛇可怕,现在变成亲切。原认为老和尚仁慈,现在变成可憎。这都缘于《白蛇传》,可见戏曲魅力有多大!    特别四牌楼马公兴对面,老崔画像下隔壁——游乐场,安庆两块头牌说书的,何大妹、老卞。他们拿出浑身解数,在这天打擂台。    何大妹用大鼓说唱《西湖借伞》,动作柔美声音清脆。老卞评书讲的是《水漫金山》,感情激越声音浑厚。这都是因为今天是端午——大家都在说《白蛇传》中的折子戏!
    这些都是过去老安庆,过端午节时的情景,现在没有了!



累了就休息 发表于 2020-6-21 21:55:13

划龙船出过事故,所以不搞了

金令忻 发表于 2020-6-22 01:00:06

祝老爷子身体健康,多多给我们安庆人讲讲以前!辛苦了!http://app.aqlife.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http://app.aqlife.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EW916086254 发表于 2020-6-22 08:34:12

在长江上划龙舟?那得有多大的气势

望梅解坷 发表于 2020-6-22 09:19:00

今年因为疫情政府通知不准划龙舟故今年没得看

对月放狂歌 发表于 2020-6-22 09:19:16

丈母娘家住白泽~每年还是有划龙舟的~每次去都是人山人海~

江边垂柳 发表于 2020-6-22 09:33:48

我们这代人只剩下记忆,谢江老。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2 09:37:28

累了就休息 发表于 2020-6-21 21:55
划龙船出过事故,所以不搞了

谢谢关注!
划龙舟是中华传统,不能丢呀。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2 09:38:33

金令忻 发表于 2020-6-22 01:00
祝老爷子身体健康,多多给我们安庆人讲讲以前!辛苦了!

谢谢鼓励,传承民族传统是当仁不让的。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2 09:39:35

本帖最后由 E网小安 于 2020-6-22 09:49 编辑

望梅解坷 发表于 2020-6-22 09:19
今年因为疫情政府通知不准划龙舟故今年没得看
任何事以大局为重!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2 09:41:06

对月放狂歌 发表于 2020-6-22 09:19
丈母娘家住白泽~每年还是有划龙舟的~每次去都是人山人海~

白泽湖是安庆有故事的地方!
是鱼米之乡。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2 09:42:30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6-22 11:35 编辑

江边垂柳 发表于 2020-6-22 09:33
我们这代人只剩下记忆,谢江老。
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记忆!

谢谢关注!

某LOVE 发表于 2020-6-22 10:52:29

现在都是笑贫不笑娼,精神境界的操守早就不那么重要了~~~更多关注的你家有几套房子,开什么车子~{:face_062:}

九头十三坡 发表于 2020-6-22 11:56:09

几乎每年划龙舟都打架

varun 发表于 2020-6-22 14:57:47

龙舟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文化有必要年年举办

aq_wp 发表于 2020-6-22 16:22:03

这些真不知道

aq_wp 发表于 2020-6-22 16:26:14

老先生有一点记错了,绿豆糕是麦陇香的特产,麦陇香才是安庆老店,虽然现在柏兆记盖过麦陇香,但当时绿豆糕不是它特产,它特产是墨子酥。

射蛟台下 发表于 2020-6-22 20:39:10

几年前先后去赶着去过白泽、余塆、嬉子湖看龙舟賽,大失所望,那就是几条龙舟在那儿转转,没有龙舟竞渡的气氛。据说是因为怕有打斗,而因噎废食了。

妙妙8238 发表于 2020-6-22 21:59:38

生活条件好了,节日的特别感受自然减少

草堂 发表于 2020-6-23 10:18:07

九头十三坡 发表于 2020-6-22 11:56
几乎每年划龙舟都打架

没文化的劣根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3 16:08:49

九头十三坡 发表于 2020-6-22 11:56
几乎每年划龙舟都打架

这要看人的素质,不能讲是因划龙舟的原因。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3 16:10:17

某LOVE 发表于 2020-6-22 10:52
现在都是笑贫不笑娼,精神境界的操守早就不那么重要了~~~更多关注的你家有几套房子,开什么车子~{:face_062 ...

这不能一概而……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3 16:11:26

varun 发表于 2020-6-22 14:57
龙舟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文化有必要年年举办

谢谢你的关注

ludeng 发表于 2020-6-24 03:07:50

我们这些快五十岁的人多少还有点印象,但是记得有些模糊。

三秋树江启荣 发表于 2020-6-25 08:09:47

本帖最后由 三秋树江启荣 于 2020-6-25 08:11 编辑

https://mp.weixin.qq.com/s/nxxa2J0svzoXHaaVbkK0QQ         这是此文章的视频,欢迎大家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已经消失掉的 安庆端午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