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5-5-26 08:54:20

夜月亭与舒鸿贻——卒子走遍安庆

夜月亭与舒鸿贻——卒子走遍安庆夜月亭与舒鸿贻——安庆老城十二景第664篇作者: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
摩托车户外行群群号:322708947(热爱安庆山水旅游的户外朋友进)迎收看卒子QQ空间、卒子微信、卒子微博、安庆E网等
卒子游记:

   卒子走遍安庆,今天卒子带大家到安庆市区看一看。老安庆的十二景“菱湖夜月”大家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可却有人对它的身世未必了解。

    民国初年,安庆士绅舒鸿贻在菱湖公园建造了著名景点纯阳阁,纯阳阁抗战时期被毁。根相关资料推测,纯阳阁即在夜月亭位置。造型上,夜月亭也继承了纯阳阁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的风格。可以认为,纯阳阁是百年前的“夜月亭”。 (上二图为网络图片)     舒鸿贻(1867—1948),一名鸿仪,字冰茹,一字彬儒。清末民初官员、诗人。安庆怀宁县人(今安庆市区蓬莱街人),岳父是安庆著名书法家胡竹芗(1834-1904)。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28岁的舒鸿贻与康有为同科中进士(名列二甲九十二名)。当时清国处于危难之际,列强将不平等条约横加于中国,舒鸿贻对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深为同情和赞赏。对于列强“不劳一弹之费,一矢之加,而要塞尽失。”深为痛心。

    当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舒鸿贻奔赴西安。二十八年(1902年,35岁),舒鸿贻以军机章京记名。不久,舒鸿贻转任刑部郎中。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考察警察行政,著有《东瀛警察笔记》(上海乐群图书局, 清光绪32年铅印本)。次年(1907年)回国后任御使记名。1908年,舒鸿贻任奉天制造银元总局总办,并奉命创办电灯厂,翌年发电,这是奉天城的照明用电之始。宣统二年(1910年)初,舒鸿贻被授直隶巡警道,不久转任直隶(今河北)通永河道。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以后,舒鸿贻一度任奉天都督府秘书长,中华民国成立后,舒鸿贻任北京政府内政部司长。由于国内政局不稳,军阀混战,民国六年舒鸿贻回到故乡安庆定居。民国7至9年,任安徽省烟酒印花税局局长。民国9年9月(1920年)倡建安庆电灯厂。民国13年(1924年),联络士绅集资10万余银元,在大南门外招商码头处新建电灯厂厂房。在安庆舒鸿贻以私资创设农工银行、宜园等。在宜园的西北自建楼房,创办菱湖小学,开启民智;左建平房,办平民工厂,名义丰织布厂,发展民族工业。

    民国14年(1925)3—10月舒鸿贻任安庆道尹(省会城市市长),造福乡梓。民国26年(1937)初任安徽省禁烟督办,数月后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侵略安徽,舒鸿贻不愿当汉奸,不顾高龄(时年70岁),举家入川,担任行政院赈济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安庆市区蓬莱街故居居住。1948年在安徽安庆市病故,享年八十一岁,葬在安庆市集贤关,著有《宜园诗集》等。


      据民国4年的《怀宁县志》记载,志书在卷四“名胜”栏下,专门以“十二景”为题附“风景影片”,共12帧。其中以菱湖为背景的“菱湖夜月”,保留了清末民初菱湖公园的原始风貌。但到民国时期,“菱湖夜月”风光不再,公园内著名景点,渐渐为新建纯阳阁所取代。

    据一些小道消息记载,纯阳阁建造者舒鸿贻,还热衷于道教。纯阳阁就是他独自出资在公园内修建的景观。现在看的纯阳阁照片,摄于民国14年前后,拍摄者,安徽邮务管理局首任华籍邮务长刘建侯。那时的纯阳阁四角两层,飞檐翘角,回廊萦绕,既有古典风韵,又有张扬个性。

—完—2015-5-26

旗杆街 发表于 2015-5-27 09:04:01


   图片拍得真不咋的。

   帮忙发几张网上搜的图片,不用谢,叫我雷锋。

菱湖夜月




夜月亭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5-5-27 10:49:36

拍得确实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月亭与舒鸿贻——卒子走遍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