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耳环 发表于 2014-5-18 16:26:39

环艺影评:归来----铺云水为笺,执纯情为笔

本帖最后由 宜城耳环 于 2014-5-18 16:28 编辑






    看电影归来也是个下着雨的夜晚,被大雨浇淋的感觉总让人仓惶失措,急乎乎的逃进影院,电影里陈道明扮演的陆焉识正在一个雨夜里出逃,以前风采翩然的大学教授狼狈地裹在破衣褴褛中,漏夜奔逃,只为见久别的妻儿一面,张艺谋的影片,这一次将以什么样的角度来讲述文革时的众生态?
   影片的情节内容很简单,归来,一次是在劳改农场变迁途中做为一个犯人身份的归来,一次是文革后,被平反的陆焉识做为一个人的身份的归来。没有哗众取宠的噱头,没有浓抹重彩的画面,导演和演员这一次抛开一切现实世界的光影浮华,沉下心来质朴虔诚地为我们讲述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在铁路桥上的那一段,陆焉识躲在桥底下,寻过来的冯婉瑜在桥上,咫尺天涯,女儿告了密,捉他回去的人已经迫在眼前,情急之下冯婉瑜在桥上大声呼喊,焉识,快跑,跑,于是电影镜头里陆焉识在跑,一边跑还一边望向同时在奔跑的妻子,女儿和追捕阻止者也在跑,灰色的人群,黑色的铁路桥,还有阴沉沉的天空,随着冯婉瑜的那一个跑字,笔者的眼泪汹涌而出,如果你经历过离别你一定能体会到这之中巨大的伤痛无奈还有隐忍的爱意,那是个人性被扭曲的时代,对一个人的崇拜变成了集体式的宗教,全国上下一片红,亲情爱情友情掩没在狂热的信仰之中,不是天灾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人祸。这场人祸并没有随着文革十年浩劫的结束而结束,被戮伤的心灵和肉体仍然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颤抖呻吟。文革后冯婉瑜得了选择性失忆症,她只记得青年时代清秀斯文的陆焉识,对于眼前饱受折磨苍老疲惫落魄的中年人发生了记忆断裂,在铁路桥上那段惨烈的记忆已被潜意识封存,与其说是头部外伤导致的障碍,倒不如说是内心刻意进行了回避,对于一个忘记痛苦的人其实她是幸福的,陆焉识回来问她这些年家里可好啊?她回答是,我很好啊,大家都好啊!每个月五号都会去铁路站接要归来的丈夫,这是她余生所要做的一件事。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你已不认识我,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腔的浓情和思念无处可诉,最后只化作眼角唇边奔涌的泪流。但,你是我今生今世的爱人,即便你已不认识现在的我我也会一如既往的守护在你身边,做你的车夫,你的琴师,你的书信朗读者,和你一起去接年轻的陆焉识归来。
   归来两个主演并没有刻意煽情,并没有让你痛哭失声的泪点,是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的分寸,给你更多的是对爱与人性的思考。让你不得不赞叹导演驾驭画面,叙事的功力,比如在铁路桥上陈道明被造反派押着,抓住头发从高处登登往下窜混沌嘈杂的场景,无用的书生遇到兵匪手无縛鸡之力的难堪,偷逃时在暗夜里用手去拧家中的门锁的那种惶然,你都能感受到那个文艺的张导的归来。不再是三枪的浮夸或者金陵十三钗华而不实的宣传噱头,或者是山楂树之恋的苦情,在商业片这条喧嚣的路上走了这么久,归来正好反映了导演内心渴望宁静还原生活真实意图的回归。
就像我的父亲母亲选择章子怡做主演一样,巩俐与陈道明的参演保证了影片的成功。演员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完全没有镜头感的存在,当巩俐接陆焉识回来上楼时听到家中熟悉的钢琴声,每一步的跨出你都仿佛能听见那种紧张期待忐忑狂喜的心跳,在空中缓缓伸出去的那只手,跨过了千山万水跨过了时空的阻隔终于停落在了你的肩膀上,还有陈道明在钢琴前隐忍的痛哭,不断耸动的肩头,这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对命运多么深重的抗诉?每一次都会被他俩所打动,在这样的雨夜里,看这样电影无异于是对内心的一次洗涤!这个世界不是没有真爱,而是我们没有耐心去等待,不能够坚守,也做不到矢志不渝!爱是什么,不是要求有多丰盈的物质,而是能陪着心爱的人一起做他喜欢做的事,这个时候的陆焉识已经上升到一个抽象的存在,一段美好感情的寄托与象征。
      并不赞同广告商们宣传这是张巩联袂的归来,能够再次携手共同创作,已过了十数年的山山水水,还能相逢一笑泯恩仇,人世间的情非得要演变成夫妻这种形式才算圆满吗?做一个有恰当距离互相欣赏的朋友有何不可?不要说谁负了谁,每一人在你的生命里都有他的使命,有一些人会给你幸福,有一些人却教会你成长!


gipsyw 发表于 2014-5-21 10:01:16

我也很喜欢这个片子。

紫藤绿萝 发表于 2014-5-27 13:10:04

风竹风影 发表于 2014-6-28 21:08:10

喜欢这部影片,片中留了多处空白,给人无尽的遐想!

萝卜丝比尔 发表于 2014-6-30 19:20:4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环艺影评:归来----铺云水为笺,执纯情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