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福堂]檀香紫檀--红木家具皇冠上的明珠
本帖最后由 周易红 于 2012-12-13 17:34 编辑御福堂红木大讲堂:
檀香紫檀--红木家具皇冠上的明珠
最近,有一部关于红木家具的电视连续剧,名字叫“紫檀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出来看一下,有利于我们了解檀香紫檀,即印度小叶紫檀,并增加相应的红木知识。
一、檀香紫檀的树种介绍:
檀香紫檀(英文:Sandalwood red sandalwood)俗称“小叶紫檀”。是植物学界公认的紫檀珍品。紫檀属木材繁多,分为紫檀木类和花梨木类两个大类,他们均属珍贵的优质红木品种。据《中国树木分类学》介绍:“紫檀属豆科植物,约有十五种,在十五种紫檀属的木材中,印度南部迈索尔邦所产的檀香紫檀(俗称牛毛纹紫檀或印度小叶紫檀),是最好的紫檀木,其余均属花梨木类。紫檀属有两个类别,如下表:
紫檀为常绿亚乔木,高五、六丈,叶为复叶,花蝶形,果实有翼,木质甚坚、色赤,入水即沉。
小叶紫檀为散孔材。由于生长缓慢,生长年轮不易辨认,不明显。心材新切面刚剖开时呈桔红色或深黄色,待两三天后就会变成富贵红,常带浅色和紫黑条纹,随着岁月的积累最终为华贵的紫黑色。)紫檀木的年轮纹大多为绞丝状的。有人藉此称为蟹爪纹或牛毛纹。牛毛纹紫檀又因生态环境不同而具不同特点,有的呈现出金星状,有的木色呈现出鸡血红状,因而又衍化出金星紫檀和鸡血紫檀等名称来,实际上它们同属一个树种。
紫檀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色彩呈犀牛角色,暴露在空气中久则变成紫黑色。紫檀木质坚硬,纹理纤细浮动,木纹尽管也有直丝的地方,但细看总有绞丝纹。紫檀木鬃眼细密,木质坚重,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既庄重又美观。制作紫檀家具时多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光素手法,不加雕饰。二、檀香紫檀的珍稀程度:檀香紫檀是世界上最贵重的木料品种之一,数量极为稀少,材料十分珍贵。上好的小叶紫檀真正的产地为印度南部,主要在迈索尔邦。历史上,中国历代使用的紫檀木主要采办于南洋群岛及中南半岛的热带雨林地区,明清早期,我国广东、广西等低纬度地区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大批材料主要靠进口。
从明代(公元1368——1644)开始,檀香紫檀为皇家所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七次下西洋,沟通了与南洋各国及西洋(主要是印度)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交往中,就包括名贵木材檀香紫檀。由于正常采办难以满足当时市场的需求,明、清政府都派官赴南洋采办。私商贩运也应运而生。到明末清初,世界各地优质紫檀木绝大多数汇集于中国。截止到清末民初,南洋各地的优质紫檀木已基本采伐殆尽。那时,从世界各地采办的紫檀木,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基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清采伐殆尽,尚未复生,来源沽竭,这也是檀香紫檀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欧美等西方人士较中国更重视紫檀木,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紫檀大料,认为只可作小巧器物。据传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尽在中国。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现在欧美流传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不收买整件器物,仅收买柜门、箱面等有花纹者。运回之后装安木框用以陈饰。
三、 檀香紫檀的收藏价值: 小叶紫檀,在印当地被奉为神木。印度小叶紫檀即檀香紫檀是我国明清时期宫廷家具的主要用材之一,这使得紫檀木拥有了历史文化色彩;清中期以后,小叶紫檀逐渐只被王公贵族所持有,平民百姓鲜有所闻。小叶紫檀号称“木种之皇”,其精雕重器多为皇家御用之品,是皇室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会散发出一阵阵的淡淡香气,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内部结构紧凑、不变形,不易朽,是传世家具中的极品。再加上其产地不在中国,这更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最近几年,中国进入了疯狂的盛世收藏阶段,紫檀的投资与收藏迅速升温,紫檀通过一些渠道流入国内市场。用其制作手串、把件、摆件和家具等商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随着小叶紫檀木材日益珍稀,小叶紫檀家具的价格也逐年上涨,成为很多红木收藏者最青睐的红木家具之一。 现在,在原木市场上,真正的檀香紫檀已有价无市,极为稀缺。一般紫檀(非印度小叶紫檀)价格已报至50-70万元/吨,且稀货奇缺。拍价270万的小叶紫檀罗汉床
拍价70万元的紫檀屏风
四、 檀香紫檀的辨识和鉴别方法:
檀香紫檀屑水浸出液紫红色,有荧光。管孔在肉眼下几不得见;弦向直径平均92μm;数少至略少,3~14个/mm2。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明显,主为同心层式或略带波浪形的细线(宽1~2细胞),稀环管束状。木纤维壁厚,充满红色树胶和紫檀素。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不明显;射线组织同形单列。香气无或很微弱;结构甚细至细;纹理交错,有的局部卷曲(有人藉此称为牛毛纹紫檀);气干密度1.05~1.26 g/cm3。鉴别紫檀木,可以利用对比法,通过感官对比木纹和手感来判断。通过五个步骤鉴别檀香紫檀。 第一步是“看”紫檀手镯 对照紫檀木的纹理特征,仔细察言观色。最好准备不同纹理的两三块正宗紫檀样板,比较着看,看多了就找着识别紫檀纹理的感觉了。 第二步是“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过掂,看其是否达到紫檀木(该体积应该达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过程中注意手感。一般来说,掂紫檀物件的数量超过八百件,手感就有了。什么是手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三步是“闻”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闻一闻木屑的气味。“檀香紫檀”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过浓或者无香气都可疑。“卢氏黑黄檀”有酸香味,气味比较浓。第四步是“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锯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为紫红色,上面有荧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第五步是“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块,最好是“紫檀镇尺”,轻轻敲击紫檀物件,听其声音如何?紫檀木的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 掌握“看”、“掂”、“闻”、“泡”、“敲”五步紫檀鉴别法需要有个熟悉的过程,如果有行家指点,这个过程会大大缩短。鉴别紫檀有无捷径,其实可说无也可说有。无捷径是说扎扎实实地积累;有捷径就是:勤看、勤掂、勤闻、勤泡、勤敲。 当然还可以采用显微的对比方法: 针对檀香紫檀的微观特征,在放大镜下观测的几个主要因素: 横切面上主要有:1.管孔弦向直径;2.单位面积管孔数;3.轴向薄壁组织聚集状态;
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