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悲情邓丽君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1MzY5MjA4/v.swf 本帖最后由 种子飞扬 于 2011-4-27 12:52 编辑可惜呀 没能来内地办演唱会 版主辛苦了
她的歌确实好听。 本帖最后由 楼兰孤魂 于 2011-5-2 02:49 编辑
“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我是邓丽君,我现在来到金门广播站向大陆沿海的同胞广播……”这是邓丽君在台湾国民党军马山广播站向大陆广播时固定的开始语,这也是大陆开放初期对邓丽君的歌曲采禁的真正原因。至于所谓邓丽君是国民党间谍的说法,则不值一哂,在离岛的时候签一种类似表明政治立场的表格,不过是两岸都在政治挂帅时代,任何一个普通中国人都可能遇到的遭遇而已。
邓丽君的父亲抗战中从军报国,是黄埔军校十四期毕业生,在国民党军中担任下级军官,1949年从营口随军撤退台湾。她从小生活的环境中,出入皆是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官兵,不免让对祖国的思念与爱恋深植于幼年邓丽君的心中,并伴随了她的一生。然而,这种背景也同样注定了邓丽君的政治立场。毫不奇怪——她本来就是一个国民党军人的后代——不过,是一个中国国民党军人的后代。她从小所知道的“中国”,就是那面青天白日旗下的中国,如果说有些艺术界人士是无意间卷入政治漩涡,那么邓丽君则是有自己的政治立场的。邓丽君在台湾期间,热心于为国民党军作劳军演出和军中广播,甚至她去世后国民党方面曾专门派现任代主席,当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吴伯雄为她的棺椁覆盖了青天白日旗。几乎当时所有的政要出席了,如宋楚瑜、连战、王金平、还有当时的台北市长陈水扁,她的葬礼几乎可以是是台湾”国葬”了。
当年台湾方面看重邓丽君的影响,把她作一张政治牌来打。邓丽君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北京召开一次演唱会——“在露天,买不到票的观众也可以听到。”但是,这个愿望由于政治原因终于未能实现,而这个政治原因,很大程度上应该归结于邓丽君的政治立场和她坚持的信念。
……邓丽君刚出道时,参加一个歌唱比赛,唱的竟是黄梅调的歌……很另偶们意外吧!1963年,当时的台湾因为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导演、凌波主演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陷入一股几近疯狂的黄梅调热潮中。年仅十岁的邓丽君,因为常听收音机播放黄梅调,耳濡目染之下,唱得也头头是道。她参加了“中华电台”举办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一鸣惊人获得冠军。
页:
[1]